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4节 (第5/6页)
恋不舍地上了船。在船上大家还直议论,丛老说:“如果这个‘水虫’没有尾巴的话,那它就是黑龙江里的秃尾巴老李。”谢八说:“这一定是黑龙江里的黑龙,你没看它通身都是黑色的吗?”结果那一天,大家连鱼都没打好。 当天下午下起了大雨,到夜晚变成了暴雨,整整下了一夜,时缓时急。第二天一早转为牛毛细雨。我们5只船直奔陈家围子村后,赶到那儿一看,心凉了!曾经趴卧“黑龙”的地方现在只剩一条深沟,沙子里还留有浓烈的腥味儿。据当地人讲,“水虫”是半夜走的,怎么走的,到哪儿去了,谁也不知道,因为下暴雨的夜晚不可能有人守候它。但我们清楚地看到,距它趴卧的沙沟东北处还有一条深沟,明显能看出是它站立起来时弄成的,这说明它极可能是朝东北方向走的,怎么走的,却是个谜。会不会是像飞机那样行进一段距离后鳞甲张开、腾空飞起来了呢?这只能是猜测。 再后来我们打鱼到那里时,听当地人悄悄地讲,日本人封锁这消息,不准人们到处乱讲。以后就很少有人提起了,到如今已经40多年了,那动物到底是什么东西,我们仍然不知道,但40多年前的情景仍历历在目,恍如昨天发生的一样…… 第六十二章 坠龙 “这就是被许多人口口相传的东北坠龙事件?!”我有些吃惊的问道。 李兜把笔记本一口,一脸骄傲的回答:“是的。鹤哥,你也听说过?” 我告诉李兜,这件事我听过至少不下五遍了。小的时候四爷就给我说过这件事情,上大学的时候,我一个同学就是大庆人,他也给我说过好几次这件事情。所以我对这件事印象格外深刻。何况刚才李兜所讲的事情,几乎和我大学同学,当时给我讲的一模一样!只是叙述的口吻略有不同而已。 我问李兜她这个故事是谁给她叙述的? 李兜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对我说,这段故事其实并不是他人给她叙述,而是她从一本老杂志上摘抄下来的。但是她也亲自去故事中的陈家围子调查过,一些老村民的叙述,和故事中的事情几乎一样,所以李兜也就没有修改,还是保存了这个原本的故事。毕竟当时杂志中刊登的故事,要比村民叙述的内容,更加的严谨也更加的梳理。 起初我也是对“龙”这种说法嗤之以鼻。我还清楚的记得,上大学的时候,那位大庆同学给我讲坠龙的事情后,我们整个一寝室还把他一顿埋汰,开玩笑的说他身为党员还来传播封建知识。可是后来的经历,让我渐渐懂得了一个道理,人的认知必定是有限,许多东西根本不在人的认知范围之内。可是从几年前,那位姓吴的老首长,给我看的那张似龙的照片开始,我就对“龙”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虽然迄今为止,我也并没有见到真正的龙,可是比起龙来,这几年所经历的,更加诡异奇怪难以解释的事情,我都见得多了。所以对于“龙”来说,我在心里还是肯定它的存在。只是没有被大多数人认知一样。 我一路上就和李兜聊着有关“龙”的事情,李兜聊起龙来,变的更加健谈。还把她以前考古时候发现的一些有关龙的信息也讲了一下。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李兜说她在发掘一座汉代墓的时候,从主棺旁边的一口陪葬的棺材中,发现的一段骨头。 那段骨头看似像蛇骨一般,但是骨骼类型却和蛇有很大差异,李兜记得长度大约有两到三米的样子。最让人意外的是,这段骨头上还长有四条脚骨。骨头在棺材之中摆放的姿势,就是一条游走龙的样子。可是这段骨头没有头骨,只是一段身子的长度。因为没有头骨,只是一段身子的骨头,所以大家也不能肯定,这段骨头究竟是什么东西。 不过,当时李兜的考古队中,有很多人都相信那段骨头,就是龙骨!也有很多人说,那可能只是类似于蜥蜴的一种较大型爬行动物的骨骼。后来那段骨头被当地的一家博物馆给收了。事情也就没有了下文。 李兜那次回家之后,还特意请教了李老鬼,为什么陪葬的棺材里,会放置那种骨头?因为在以前的发掘中,陪葬的耳棺,一般都是人的尸首,或者就是金银玉器,那一次是李兜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发现,其他尸体的骨骼。 可是李老鬼也并没有给李兜详细的说明,只是告诉李兜,让李兜以后在考古过程之中,一旦在遇到那种事情,让李兜尽量的避而远之。说是那东西煞气太重,李兜的八字属阴,容易犯太岁。李兜当时也问道李老鬼,相信有龙的存在吗?李老鬼回答了一句很有深意的话,“信则有,不信则无。” 聊天之中,不知不觉的就已经下了高速,驶进莱州了。期间夕羽惠给我打了两个电话,叮嘱我们行车一定注意安全。此时外面天色已经擦黑,正好是下班的时间,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