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号密卷_第13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4节 (第3/5页)

题重复了一遍,虵国中的虵王是不是不死之身?

    既然主动权掌握在了我的手里,我肯定不能轻易回答他的问题,倘若我轻易的回答了他的问题,保不准他之后又对我不利。于是我迂回的回答他,我先是将我记忆中虵国的一些危险纷纷罗列了出来,但是这其中我省略了那种具有转生能力的rou刺地龙。然后又把在虵国的一些所见所闻,简单的描述了一下,讲的最多的就是对虵国的环境,其余那些问题都是概括来说,并没有细讲。能省略的我几乎都省略了。我也不想将虵国的事情和盘托出。

    我把自己觉得“该说”的事情全都说完之后,反问道:“我也问你一个问题,后面这口镇河棺里面到底有什么东西?为什么你们要镇河棺里的东西?”

    那人回答的倒是简单,对我说道,“你想知道镇河棺里面是什么,等一会棺材被打开了,你亲自看看就是。现在你该回答我的问题了,别再跟我兜圈子了。你要不想落得像龙台上那几句尸体一样的后果,那就告诉我,虵国中的虵王到底是不是不死之身?”

    “不是。”我斩钉截铁的回答。

    也许这人根本没有料到我会如此快如此简单的回答,他愣了几秒钟,之后才又问我,虵王为什么不是不死之身?

    听到他的这个问题,我忍不住笑了起来。回答说,“你这算是问的什么问题?一个几百几千年以前的人,现在还活着才叫不正常,你没必要这么惊讶。你还相信这世界上真的有不死之身的人?我真纳闷了,你怎么就那么肯定虵王会是不死之身啊?”

    这人眼神之中稍有迷离,对我说道,“等会镇河棺被打开,你就知道为什么了。”

    第一百章 谜团开始

    现在犯楞的人变成我了,什么叫做“打开镇河棺我就知道了?”这镇河棺里的东西,难不成真的是类似于九重子,那种半人半兽之类的活物?!想到这里,我心里不由的紧张了起来。

    那个领头人也不再问我什么了,只是盯着龙台上的那口镇河棺。其余的那些人还在四下中寻找李星龙的踪迹,一楼的油灯差不多都被点亮了,可是却还不见李星龙的踪迹,之前劫持我的那个女人,更是像蒸发了一样,完全寻不到她的踪影。守在门口的两个人,还是保持着警惕的样子,应该没有人从门口出去。这就奇怪了,李星龙和那个女人到底躲到了什么地方?这里除了桌椅之外,就没有遮蔽物,在如此地毯式的搜索中,想要躲起来更是难上加难。

    龙台上那两位起棺人,此时二人分别居于镇河棺的两侧,左侧站着的人靠近镇河棺的一个角,右侧的人站在差不多棺材中间的位置。二人的手中都持有一根约一米来长的“铁棍”。

    这铁棍呈现出扁平状,通体为银色,在昏暗的灯光之下,还是非常的显眼。棍身非常的薄,棍头处比棍身还要细,而且很明显的带有一个下弯的“沟槽”,有点像被磨平的钩子。

    我想起夕羽惠曾经给我介绍过这种“铁棍”,这种铁棍其实名曰“如意棒”。是盗墓掘冢的必备工具。与金刚伞、盗发斗合称为“盗冢三宝”。这如意棒的名字就是取自《西游记》中,孙悟空所用的金箍棒。因为这如意棒可以像金箍棒一样,伸缩自如可大可小,别看如意棒看似短小,但是棍身有玄机,细小的棍身之中,还藏有更为细小的棍身,可以通过拉伸,将内部的棍身拉出来,从而将如意棒的长度变长,而且如意棒甚至还可以继续缩短,将现有的棍身向内推,内置机关就会卡住棍身的内侧,使之进一步的缩小。虽说如意棒不会真的像《西游记》中写的一样,小到一根针的长度放置在耳朵里,但是应该可以比我现在所看到的长度,还要再小一点,以便于携带。

    以前的盗墓贼都喜欢在雨天盗墓掘冢,他们手撑金刚伞遮雨,提着盗发斗和如意棒,就像是闲事老农一般,没人会在在意这样普通打扮的人。

    如意棒的特殊结构特征,恰好起到了加强杠杆力的作用,可以有效的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只要用力得当,撬开一个棺材盖子并不困难。有些盗墓贼,为了防止开棺的时候,棺材里面的尸体突然起尸,所以一些人会在如意棒的顶端加入利刃,一旦遇到突发状况,只需将如意棒的棍身向前一推,利刃便会在机关的作用下脱鞘而出,有效的控制起尸的活尸,之后在撑起金刚伞,放出盗发斗,就算是尸王也奈何不了盗墓贼了。

    如意棒通体都是纯银制造,因为在中原的一些地方有一种说法,银质的物品,会有降阴除邪的作用。有些地方的盗墓者,还会在如意棒上加入朱砂或者是糯米和成并晒干的酱汁,涂抹在如意棒的前端。这样也是为了提高如意棒的“除邪”作用。

    龙台之上的两个人动作非常的麻利熟练,他们胳膊微微的抖动着,看上去所用的力气不大,如意棒随着他们胳膊的抖动,频率很快的一点点的“刺入”镇河棺棺材盖儿和棺身的斜街处。在棺材中间位置的那个人,手中的如意棒已经插入了棺材盖和棺身的斜街处,他手中的如意棒不再是上下撬动,而是变为了左右的扯动,还时不时的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