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号密卷_第21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5节 (第2/7页)

———例如慎慎、沃沮、扶余、鲜卑、高句丽、蒙古、契丹等,都有对东北境内这座最大的高山景仰和神化,许多神话都寄托在长白山之中,因此,都称这座山为“神山”。

    在长白山之中,偶有时刻会发出“神光”,在1991年1月7日就有一名杂志社记者,在长白山顶看天池时发现了“神光”。只见天池上空薄雾中出现了两三股圆形彩带,色极似彩虹,在彩圈的正中央,有似人一般的黑影子,人挥动胳膊,圈里的影子也在动。当年7月,又有人在天池边上又发现了神光,那是早晨6点多钟,耀眼的太阳被白云遮住,突然在山顶与天池之间的半空中,出现了一个彩团并逐步向四周扩散,形成了一个五彩缤纷的彩环,当中站立着一个人影,随着云彩向左或右而移动。这两件事情当时都被大肆报道过,所以东北有很多人都知道,夕羽惠也是后来听胡娘说起的这两件事。

    “得了,得了。本来单单自然条件就很恶劣了,加上我们之前听到的有关羌的传说,我们这一趟已经够悬的了!你现在又说一些这种事情,我怎么没听说过什么‘神光’呀?被神光照一下是不是年年益寿?唬人没有这么唬的呀,还没到东北呢,想把我们吓死在半路上呀?干脆不要去好了。”

    夕羽惠笑了笑,轻声地回答说,“你有电脑,不信的话可以在网络上搜索一下,就知道我刚刚所说的‘神光’是不是真的了。其实吧,这还不是最悬的,还有更悬的事情,你们想听吗?”

    第九十七章 古老传说

    夕羽惠说完之后,坐在后面一排座椅上的夏夏,翘着二郎腿,嘴里还含着一根棒棒糖,举着手中的平板电脑,语气不屑的对夕羽惠说,“你该不会要说那个什么天池怪物吧?要是说这个,你就不要说了,这件事情已经被说‘烂’了呀。我就听说过好几个不同的版本了。你要是想说的话,就说一点‘新鲜’的。”我看到夏夏手里平板电脑上,正是有关于天池水怪的搜索答案。

    这个时候夕羽惠轻轻摇了摇头,反问道夏夏,她听没听说过山神的故事?虽然夏夏没有回答,但是却皱了皱眉,正要动手在电脑上搜索。

    “这个不要从网络找了,因为网络上可能没有,这都是当地流传的一些传说故事。《山海经》中称长白山为不咸山,意思也就是神仙山。所以关于长白山有许多传说故事。这一些传说故事都是当地人口口相传,所以网络上的内容少之又少。”夕羽惠笑着对夏夏说道。

    随后她便给我们讲到,传说在古时候,有一个叫乌龙的男孩,三岁丧母五岁丧父,成了孑然一身的孤儿。族里的人看这孩子很可怜,所以各个家都接他去住个一年半载,乌龙吃的是百家饭,穿的是百家衣。乌龙过惯了不劳而获的生活,到了十三岁,仍然游手好闲,整天打鸟摸鱼,只知游戏玩乐。族里人认为乌龙很不懂事,没什么大出息,渐渐地不再象从前那样热情了,到谁家吃饭,都露出不快的表情。

    乌龙看出了大家有些瞧不起他,便暗下决心,到外面闯一闯,学些真本领,干出一番事业。他听老人们常讲,长白山是座神山,那里有位长白山主,神通广大,便决定上神山习武,成为巴图鲁也就是勇士的意思。他悄悄地离开了。

    乌龙只听说长白山在西南,也不知有多远,所以他一直向西南走。一路上,渴了,喝口山泉水;饿了,捡些松籽吃;困了,扒些枯草,猫里睡一觉。

    乌龙就这样一直往西南走,终于在离家第四年的春天,来到了长白山。他向长白山主哀求了四天四夜,长白山主看他很有诚意和毅力,便收他做了九弟子。

    乌龙跟山主师傅学习,刀、枪、剑、戟、排兵、布阵,样样精熟,远远超过了八个师兄。他辅佐师傅治理属地,两年间,独立平息了各部落之间的战争,九九八十一次,又战胜了恶神耶鲁里,使领地内,罢兵息武,人们和平处,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百姓丰衣足食、其乐融融。

    天神阿布卡赫赫,看到乌龙武艺超群,智勇兼备,辅佐师傅把人间这片世界,治理得如此繁荣昌盛,便把老山主召到天宫,封为天王,封乌龙为长白山圣主——超哈恩都里,也就是山神的意思。

    乌龙得到天封后,远近各地的人们都到长白山去朝拜他,他成了人间保护神。因他武艺高强,能征善战,满族人又把他作为战神祭拜。而长白山山神的名字就这么传开了。

    夕羽惠说完之后,我有些大失所望的问夕羽惠,“你这那里是说传说故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