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9节 (第3/4页)
。 “实在可惜,现在的火药制造水平还达不到更好的效果,否则真制造一场大爆炸,或许就能解决问题了!” 魏胜对此深表遗憾,虽不能亲眼所见,但方靖远安排岳璃和隋畅带上那些东西时,他问过用处,得知为了避开金兵防卫和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他们没法制造大爆炸,只能以装神弄鬼的形式来吓唬完颜雍,达到此次出使的目的。 “那倒也未必是好事,完颜雍死了,还有他的儿子和其他部族宗亲。”方靖远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金人以部落制起家,强者为尊,所以各部落首领的野心都不小。相对而言,完颜雍做金国皇帝,比其他人对大宋的威胁更小。” “完颜雍缺钱,目前还想着休养生息,恢复金国元气,以求安定发展。如此一来,他安内在先,就不会急着向外扩张,毕竟,养兵用兵要花不少钱,金兵分属各部落首领,在他看来,用兵等于花他的钱给别人养兵,就算打赢了得到的战利品也没多少会交到他手里。所以他在位期间,我们可以从容发展,先稳住江淮,再图谋山东、河西等地,我们目前也同样缺人缺钱,金人犹如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贸然进攻,胜负难料啊。” 魏胜听他一席话,也不禁感叹道:“说得也是,若非使君到来,海州岂有今日?是魏某一时忘形,方胜一场,便生了骄心,多亏使君点醒。” 方靖远笑道:“魏将军过谦了。眼下徐州未克,沂州待兴,还需要将军多多费心。” 魏胜点点头,说道:“正是,待范大学士平安归来,我们就争取拿下徐州和沂州,如此方能连成一气,经营两淮之地。” 方靖远:“那就希望,范大学士能早日完成使命,平安归来。” 也希望,阿璃和九郎,所有人都能早日平安归来。 第一百零一章 真假使者 初至燕京时, 尚是盛夏时分,而离开燕京时,则已是秋风乍起, 看北雁南飞, 范成大和霍千钧骑马缓缓走出燕京城门时, 都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金国君臣上至完颜雍,下至驿丞,对他们的态度几乎是前倨后恭,最后拿到岁币,跟送瘟神一般迫不及待地送他们离开, 还公告全城将于三日后祭拜孔庙,两月后开始秋闱取仕,今年的恩科, 将比往年取中进士的名额高一倍有余。 很显然,完颜雍已下定决心, 要仿照大宋的富国之路,广纳良才, 以儒家经学治国, 而非继续金人的部族制。 “源静泽”所献上的良策, 和大宋的富庶, 都深深地刺激了他。 南宋不过是偏安一隅之地, 就能经营出富庶繁华犹如仙都一般的人间天堂,他们有辽阔的塞外草原,东北山林,以及燕云十六州和原本属于大宋的半壁河山,为何还常常陷于捉襟见肘的困境,百姓贫困, 奴隶穷苦,就连部族首领和他这个皇帝,过得日子都不如临安城里的富户。 传闻临安富户之家,都有百万贯家财,而他身为一国之君,私库里连几十万都拿不出来。 他此刻完全能体会前任皇帝海陵王完颜亮的心情,哪怕收着宋国进贡的钱帛,可看到对方尚有余钱能够撑起临安满城绮罗的繁华盛景,而他自己搜刮了举国上下的钱粮都不足与之相提并论,怎能不心生垂涎,想要将其握在自己手中。 只可惜,前有长江天堑阻隔,后有内乱层出不穷,完颜亮壮志未酬身先死,完颜雍并不想步他的覆辙,而是想走自己的治国之路。 昔日大宋君臣能将汴京治理的同样繁华,那他若是参考他们的治国之路,一手用汉人来富国,一手继续让金人保持习俗来强兵,如此经营下去,总有一日,他能完全掌握所有部族兵马,有充足的粮草,到那时,他再踏平长江,夺下临安,彻底灭了宋国亦未尝不可。 他的野心,并不弱于完颜亮,只是更有计划,更稳扎稳打。 至于大宋君臣所要的那些虚礼,什么叔侄君臣之称,在他看来,根本毫无意义,打得赢,叫什么都行,打不赢,叫什么都白搭。昔日石敬瑭还管辽人叫爸爸,不一样白白送出燕云十六州。 赵昚那小儿,死撑着面子,等他缓过手来,压下辽人内乱,收拢了各部族兵力,就算他叫一千一万声叔叔,也休想少还一州之地。 在送走宋使的同时,他已经传令下去,暗中调动兵马,悄然尾随在他们身后。 那些宋人不肯归还的地盘,他们自己夺回来便是。攻城略地,从来不是靠唇枪舌剑纸上谈兵,而是靠真刀真枪才能决定归属的战场。 范成大一行人归心似箭,离开燕京后,就头也不回地直奔通州而去。 金人的水军远不如大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