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4节 (第3/4页)
靠着珍妃,还投靠了德妃,做出了这种弥天大祸! 黄太太受了这次教训,以后再也不敢给人举荐什么人进宫了,这宫里的事儿,沾着了,什么时候就是一把刀子,不让你鲜血淋淋,就不可能罢手啊。 简直是血的教训! 果然过不了多久,皇上就册立了二皇子为太子,出了大皇子这个事儿,大家急需要一个好消息来振奋人心,立了太子,让朝廷稳定,况且,二皇子可是皇后所生的嫡子,要说以前,还有个大皇子在前面碍着,现在大皇子已经大逆不道造反了,二皇子可就是又是嫡又是长了。 立他为太子,那真是名正言顺。 “那就是,大皇子被挑唆的逼宫,是这位太子的功劳了?”李梨花觉得,这件事上,二皇子得到的利益最大。不过,如果未来的皇帝是这种精明的,也算是不错了?至少不是个糊涂蛋。 可是人的性格是捉摸不定的,多少精明的皇帝,在对待臣子方面,也不是什么好脾气,甚至会出现暴虐的事情。 赵水生说道:“皇帝宠爱德妃已久,朝堂上因为这个,都已经很多人站在那大皇子那一边,如果皇上早早的把太子立了,也不会出现这种事儿了。”毕竟名不正言不顺的,大皇子真的要造反,也不会有这么多人跟随了。 “太子立了也可以废,我看这件事,错处最大的就是那皇帝,他要是不这么宠爱妾室,就没有今天的哦事儿了,如果他表现的对嫡子很喜爱,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墙头草,连一般的人家,都忌讳那庶长子,就是知道庶长子的危害,可是这位皇帝不仅把庶长子给生出来了,宠爱庶长子的母妃,还不明确的确立嫡子的地位,给朝臣们一个错误的想法,不怪这些朝臣们会选择站队,谁不想有个从龙之功?站好了队,以后泼天的荣华富贵。”不要说什么都是造反的人的错,也不要说是后宫妃子的错,皇上自身就态度暧昧,这件事儿,死了那么多人,皇上要负很大的责任。 赵水生叹道:“是,这件事儿,皇上是做错了!他应该负很大的责任!” 李梨花看赵水生的样子,就知道他是什么意思了,于是说道:“我没有说你以前!你不要胡思乱想!” 当初楚宣虽然也宠爱燕贵妃,可是至少没有让燕贵妃生孩子,这一点,就比这个皇帝要强多了。 “嗯,我不胡思乱想,只是,过去我的一些做法,确实是有些欠妥当,现在看周朝的皇帝这么的折腾,我也觉得万幸,幸亏我保持着清醒,没有让大夏乱了起来。” “你和他比干什么?说实在话,他真比不上你的一半。”就是朝廷治理,也比不上楚宣,更不用说,在立太子这一件事上了,当初楚宣可是早早的就把太子给立了起来,不过当初的自己,还觉得无非是楚宣想早早的立了太子,然后让自己的儿子成为靶子,等燕贵妃生了儿子之后,这靶子一被人打中了,刚好给燕贵妃的儿子腾出位置。 如今想一想,那时候的自己,也太有偏见了,要是真的是自己想的那样,那么怎么在自己的儿子都要成亲的年纪,燕贵妃还没有生个一儿半女的?原来,楚宣早早的就给燕贵妃下了绝育的药,只是自己不屑于去问,去打听,所以就成了那样了。 两个人已经很少说上辈子的事儿,只不过是大皇子造反逼宫的事儿,让两个人想起了上辈子罢了,说说也就完了,毕竟这一辈子还要继续过呢。 朝廷这次失去了好多官员,六部的吏部损失的更严重,连吏部尚书也被人给打了一顿,受了重伤,回去后没过几天就一命呜呼了。 而这吏部尚书据说,是个坚定的立嫡派,所以才在这次事件中,被大皇子的人给逮住不放了。 不说这些,正因为朝廷里损失了很多官员,所以很多官员也升迁了,比如原来是副手的,就直接升成了正的。副手升上去了,下面就空缺了,就需要别的人手在填。 赵水生原来是七品的翰林院编修,这次直接升成了正六品的户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