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法医手记之破译密码_第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节 (第3/5页)

现场所有痕迹,包括刑事侦查所依赖的足迹、手印、指纹、毛发以及其他微量物证。这意味着,除非凶手自己供认,否则警方即使捉到他,也无法把他移交司法。

    在尸体蜷曲的右手中,握着一个制作精美的橡皮质标志,蓝底黄字,是“cywb”四个花体英文字母。我把它装进证物袋后,交给在一旁眼巴巴地守候着的沈恕。我心里微感歉意,在这两次尸检中,都未能提供有证物或追查价值的线索,侦破工作因此而格外艰难。当然,这是凶手高明的反侦查手段造成的,可作为法医,两次都徒劳无功,我无法摆脱强烈的挫折感。

    “cywb,那是什么?”于银宝眯着眼睛凑近沈恕的手心,逐字读那四个字母。

    沈恕说:“亏你还天天在队里抢报纸看,这不是《楚原晚报》的标牌吗?”他的语气依然不急不躁,让人对他又多了两分信心。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恶战,他作为年轻指挥官,如果先乱了阵脚,就输了七成。

    陈广的脸色更加黑了,看样子不是对我的工作能力和态度不满,可作为我的顶头上司,整天摆出这副难看的脸色,难免让人感觉心里不舒服。你再有本事和名气又怎样?我甚至有些后悔做他的弟子了,但这由不得我选择。

    陈广也靠过去打量那标牌,语气不善地说:“前后发现的两具尸体手里都握有东西,倒像是凶手故意留下来的,摆明不把警方放在眼里。”

    沈恕说:“确实是故意留下来的,不过凶手的意图倒不是干扰办案,也不是单纯不把警方放在眼里,而是留物示警,指向下一个受害人。这更应该看成是受强烈的复仇心理驱使,而凶手又具有胆大心细、计划周详的性格特征,才做出这样在常人看来接近癫狂的种种行为。”

    陈广的眉毛一挑,说:“你怎么能肯定凶手是在留物示警,指向下一个受害人?”

    沈恕说:“因为凶手第一次作案时在现场留下一枚四中的校徽,当时我们猜测有多种可能,也针对各种可能进行了调查走访。在走访过程中恰好曾接触过今天的这名受害人,所以一来到现场我就认出了她,是四中的教导主任林美娟,我断定凶手上次留下校徽的目的是指向下一个受害人。可惜林美娟不肯主动和我们配合,否则她就不会遇害,也许事前她还没意识到危险正在向她靠近。”

    陈广还没答话,于银宝有些惊讶地问:“真是我们一直在跟进的林美娟吗?尸体的脸破坏成这样,怎么还能确定是她?”

    沈恕指向尸体面目全非的头部,说:“她的眉骨很高,又有一对元宝耳,长发,这几个特征加上我们此前对案情的分析判断,可以肯定被害人就是林美娟。”

    于银宝仍将信将疑,忽然又想起什么似的,说道:“这么说,凶手可能还会继续作案,而下一个杀害目标有可能是楚原晚报社的员工。”

    沈恕笑笑,没接话。

    我在一边为于银宝着急,这摆在明面上的事你就别再说了,总显着比别人的反应慢半拍。

    6.难解之谜

    2001年7月20日。晴。

    罪案现场排查。

    勘察过现场,一无所获。连续几个小时的暴雨,连地面的车辙印都洗刷得不留丝毫痕迹。我有些沮丧,看得出重案队的探员们也都心情不太好。凶手这种耸人听闻的作案方式,连续两次在同一地点把两条生命一小块一小块地生生割死,事后又挑衅似地留物示警,明明白白地告诉警方,他还要继续杀人,而且要杀的人就在某个范围之内。而我们,竟然任由他逞凶顽,却束手无策。

    沈恕把办案警员召集到一起,就在尸体旁边开了个简短的现场案情分析会。这时陈广已经走了,留下我配合重案队工作。

    “虽然又发生了一起案子,又有一个市民遇害,但案情进展到现在已经明朗许多,我相信,无论案件如何复杂,无论怎样缺乏线索,只要锲而不舍地查下去,终究会水落石出,凶手终将伏法。”这是在鼓舞军心,沈恕停顿两秒钟,继续说,“目前可以定性,这是一起因仇恨而导致的连环凶杀案。两名被害人生前虽然没有来往,但可以肯定他们相互认识,而且还曾惹上共同的仇家。我们要顺着这条线摸下去,只要找出两名受害人的交集,就有望揪出凶手。而且,楚原晚报社也有人牵连进本案,这个人也一定认识两名被害人,如果能在凶手动手前找出这个人,案子就相当于已经侦破了一半。”

    在上午的阳光中,沈恕的脸色显得有些苍白。我了解他以后总结出一条规律,他每逢激动、紧张、兴奋时,脸色就会变白,只是程度并不明显,所以看上去他不动声色,其实内心早已风起云涌、波涛澎湃。

    管巍建议说:“此前我们在走访中,已经察觉出林美娟对我们有所隐瞒,如果她认识苏南,那两人相识的过程可能并不光彩,或者他们曾共同做过什么不光彩的事情。所以我们要做好思想准备,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