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将门弱女_第23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3节 (第4/5页)

宫说一下,不能这么偷偷摸摸的。就打死他吧,也算是给你们一个教训!”

    那个老太监带着哭腔说:“殿下!殿下!他真的是可靠之人啊……”平常换个太监都是自己做主,哪里要用和太子说?太子什么时候管这个闲事了?!这个孩子是他一进宫自己就带起来的,算个儿子了,是个有情义的,本来指望他日后给自己养老送终……

    太子不耐地说:“滚开!搅扰本宫,你不要命了?!”

    老太监垂首退了下去,他原本是皇后的人,从太子小的时候就跟着太子了。这么多年来为太子管理着东宫的人事和杂务,以为深得太子信任,该算是心腹,今天才明白自己只是个太监……

    知道方才那个眼生的太监不是别人的眼线,太子稍出了口气,把注意力又放在了眼前的政事上,说道:“我们是灾年,北戎那边也是灾年,去冬大寒,冻死无数牲畜,他们好过吗?北戎一直是北方凶悍之族,自古与中原不睦,让他们和镇北侯火拼一场,能去掉本宫两个大患!就是镇北侯挡不住,不还有平远侯吗?他那时出手杀了本宫的人,肯定暗藏了不少手下!不借着北戎入侵的由头,让他把兵将调出来,难道还让他潜伏在本宫身边,哪天突然发兵,为难本宫不成?!本宫巴不得这场大战快些开始,就用北戎这把火,把这些牛鬼蛇神都引出来,斩尽杀绝,将他们全都消灭光!给本宫一个清静!”

    太子这话中,似乎大局已定,自己成了皇帝。可幕僚中谁也不敢指出其中的敝处如果北戎把太子所谓的“牛鬼蛇神”都杀光了但还有余力可怎么办?自古借敌手除去异己的事例多了去了,史实证明,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最后本方的下场也没个好。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是方才太子一时气不顺就打死了一个可靠的太监,自己为何要这时出言招引杀身之祸?就是太子真的使出这种招数,也是为了登基。现在三皇子势力大了,日后鹿死谁手不能确定。攘外必先安内,一定要去除了三皇子,他们这些人才有荣华富贵。况且中华泱泱大国,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哪儿就那么容易被个北戎蛮夷打垮的?这么想来,太子冒次险也是应该的。于是幕僚们都说:“正是正是,殿下英明,一举多得!”

    太子不几日就顺便对皇帝提了一句,四皇子已是弱冠,但是他腿脚不便,不想回来,就请父皇赐个字吧。

    弱冠之礼如同及笄礼之于女子,男子的典礼虽然不是那么宏大,也同样正式。大门大户的人家,要入宗庙,由父亲主持仪式,贵宾为青年男子加冠三次,分别代表拥有治人、为国效力、参加祭祀的权力。加冠后,由父亲或者贵宾向冠者宣读祝辞,有时父亲或者贵宾会赐字,有时是青年自己取字,不管怎么说,从此后,他都成了个成为受人尊敬的成年人。

    皇帝知道四皇子竟然绕过自己,让蒋淑妃的外家去给镇北侯府的一个义女观礼,真是胆大无礼之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连这个都不懂吗?这种忤逆之行,在平常人家都不会被轻饶,何况他的父亲是皇帝?四皇子为了去抱三皇子的大腿连命都不要了?!皇帝现在因为潜心养身,常听茅道长告诉他要制怒平气,每次动怒其实都在损伤自己的阳气,有损命元,所以皇帝不想动怒,不屑用心计较这些身外之事,不然不会让四皇子有好果子吃的。

    太子一说不用给四皇子办冠礼,皇帝很表赞同,顺口说了个“谨行”作为四皇子的字,意思是让他放规矩些!他以为他让蒋家去了,就能娶上那个义女?皇帝是干什么吃的?三皇子这么大了还没有娶亲,四皇子也在一边歇着吧!皇帝暗自打定主意:不孝的四皇子这辈子也别想再回京城来了,就孤老皇陵至死吧。

    信件到了皇陵,四皇子看了,没有说什么。他其实松了口气:不回皇城更好,不然太子给他下个毒什么的,他不知道自己是否能逃得过。

    丁内侍为四皇子心中暗自难过,四皇子过了生日,他再给四皇子梳发时就不再是青年的束发,而是成年的发髻了。蒋家送来了发冠,就是帽子,可是四皇子平时居家也戴不了。丁内侍认为四皇子至少该难过一下,可是四皇子那时北行时因为要充当苏婉娘的夫君,早就梳过了发髻,没了什么敏感。他现在日夜读书写文,忙得没时间自怨自艾。

    冠礼过得马虎的,不仅是四皇子。

    远在南边的张允铮在春日到来时就过了二十岁生日。因为他远离京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