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海寇_第12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5节 (第2/5页)

不时的开始再次传出铳声,按照于孝天的要求,木质的靶子被摆在了五十步和七十步以外,铳管还是被固定在一个木台上瞄准发射。

    试验下来的结果是五十步距离上,这根铳管的精度和威力还可以保障,铳子落点散布只是扩大了一些,但是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落点集中在脸盆大小之内,一寸厚的木板虽然没有全部击穿,但是大部分铳子还是有效的击穿了厚木板,这代表着在五十步之内,这种枪管射出的弹丸,还是可以给有生目标造成致命杀伤的。

    但是到了七十步之后,铳管的发射、精度就开始大幅降低了很多,作为目标使用的桌面大的靶子上,铳弹的落点居然开始出现脱靶的情况,而且弹丸的威力也急剧下降,弹丸也集中在了靶子的下部,而且已经无法再有效穿透木板。

    所以这样的铳管有效射程也就是五十步左右,超过五十步之后,铳弹的动能消耗的开始严重,使得射出的铳弹的威力和精度,都已经无法保障,打中目标基本上要靠老天爷照顾了,而且目标如果有甲胄防护的话,也无法保证有效杀伤目标。

    这样的有效射程,甚至连鸟铳都不如,鸟铳还号称可以打七十步远,可是这种铳管射出的铳弹,却还没法保证在七十步外的射击精度和威力,对此于孝天多少有点失望,可是转念一想,也又释然了,他让张铁匠打造的这根铳管,和这个时代的鸟铳是有所区别的。

    最重要的是铳管的口径被他要求增加到了十五毫米,超出了这个时代鸟铳常见的八毫米到十二毫米左右的口径,弹丸质量随之也大大增加,但是为了方便使用,铳管又不能造的太长,这也使得口径和铳管长度比下降了许多,加之为了保证铳管的安全性,装药量并未提高多少,如此一来导致有效射程比口径较小的鸟铳降低一些也是情有可原的。

    虽然这种铳管的有效射程和精度都比鸟铳有所降低,但是实际上威力却要超出鸟铳不少,特别是在有效射程之内,这种口径增大的火铳威力,却要比一般常见的鸟铳厉害许多,别看穿透力可能不见得增加多少,但是因为弹丸质量加大不少,可传递给目标物的动能却增加了许多,五十步之内,只要打中人,不管他穿没穿护甲,即便是没有击穿他们身体的甲胄,所携带的能量都基本上可以保证将有生目标一枪放倒,起码使之丧失战斗力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倒霉催的!今天居然第三次开始发烧!看来身体确实出问题了!只是小感冒,居然一周不见好转,昨晚还烧到了三十八度以上!今天去输水,不知下午能不能再更新一章了!如果实在不行的话,我会跟弟兄们请假一天!)

    第五十二章 半步理论

    如果于孝天还想要增加有效射程的话,只能通过加大火药装填量,并且增加枪管长度,但是这么一来,后坐力将会大幅提高,身体稍微瘦弱一点的人恐怕很难有效驾驭这种火铳,长度增加太多的话,又不容易偕行,同时还增加很多重量,使用的时候很难无依托射击的时候保证射击精度,所以这两种办法都不是很合适的办法,毕竟这种铳管是前装滑膛枪。

    最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给这种铳管的内膛拉制出膛线,使之转化成为前装线膛枪,这么一来弹丸嵌入膛线之中,和膛壁紧密结合,可以有效闭气的作用,减少燃烧气体的泄气量,充分利用火药的爆发力,如此一来射击精度将会大幅提高的同时,也可以使子弹可以获得更高的初速和动能,大幅提高射程。

    但是这么做的话,先不说拉膛线的技术难度问题,这个不是没有办法解决,如果真的要制作线膛枪的话,那么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装弹的问题。

    历史上线膛枪其实被发明出来也很早,但是却很长时间之内无法被有效推广,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早期线膛枪的子弹很难被放入枪管,早期使用线膛枪的火枪手,有时候要用力用锤子敲击搠杖,才能把弹丸敲入到铳管之中,使用起来极不方便,还有一定的危险性,导致使用者有时候面临着无法把子弹放入枪膛的事情出现,使之非常尴尬。

    所以如果制造线膛枪的话,最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装填弹丸的问题,弹丸如果大了可能无法装入铳管,小了的话,又起不到弹丸有效和线膛枪枪膛结合的目的,导致泄气量增大,失去线膛枪的优势。

    所以目前为止,在无法生产后膛枪的时候,无法有效制造出现代子弹的话,唯一解决这个问题的只有使用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