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3节 (第2/3页)
的酒。”县尹忙解释道。 张大人接过酒,置于鼻尖闻了闻。 “是用紫藤花泡的酒,还加了一些其他的药材,这些药材下臣都闻的出,王爷若是要的话,臣可以写下这药酒的方子。”张御医说道,又朝璃王拱手,“臣想,这药酒可能解此次瘟疫的重症。” “王爷,下官们也认为。”一排老医官们齐声道。 卿泓沉默片刻,偏头朝身后的青衣道:“去将那车队追回来!” 青衣骇了一下,连县尹更是一惊,忙上前道:“王爷,那……那个公子将一车子的酒都留在这里了……” “什么?”张御医回头望着那县尹,“那快拿出来给病人们服下。” “是是是,大人!”李县尹转身朝身后的几个医官道,“你们几个快点。” 卿泓朝那张御医道:“劳烦张御医了,这酒该定多少量给病人的同那些医官们说,若是有效,本王即可下旨购置酒。” “是,王爷,老臣领旨。”那张御医带着几个大人慌忙进了医官阁。 顾九等人是三月二十四的时候抵达扬州城的,那时候,北地三县的瘟疫将将压制。 禀德十三年的这场瘟疫也记录了大雍历史。 璃王平息瘟疫有功,再赐金鱼袋,双玉勾,再赠黄金千两,御赐双并马四轮车一辆。 当然璃王言靳南衣助平定瘟疫有功的奏折也上达圣听。 还有江南九酒坊的顾坊主所带的紫藤酒,平息瘟疫也立了大功,更言这坊主捐了百来斤干紫藤花,解燃眉之急。 夜帝逐字看罢,朱笔批了一句:知道了。 等了数日,夜帝那方又传来了圣旨,靳南衣助璃王平息瘟疫有功,官复原职,但,过不可免,需在扬州花溪县,再办一件功在社稷之事方能回长安。 至于酒坊一事只传来口谕,赐个“仁厚之士”的金字牌匾草草了之。 如此一来,靳南衣官复翰林院侍读,却又在地方任官,算是翰林院第一个如此的官员。 圣旨虽是昭告了,但传到江南已是十日之后。 那日顾九将寡月送至花溪县后,未曾留宿便与紫砂离开了。 圣上的旨意下达到扬州花溪县,已是顾九离开数日之后的事了。 起初寡月将将到花溪县的时候,连他下面任事的都不曾瞧得起他,只觉得这状元爷徒有虚名,官途坎坷,混到头来也不过如此。 于是,上头下头都轻怠了他,寡月也不甚在意,花溪县并不大,县里人种粮食瓜果为生,这里一直平平常常,不富庶也不落后。 唯一值得一提的是,这里也出过一个状元爷,不过是一个身败名裂,身首异处的状元爷。 禀德十年进士科状元及第者,陆安,原就是花溪县人,这里出过江南富甲一方的茶商。虽是承了江南陆氏的姓氏,却也到底不是陆氏的宗族,陆家被抄,死后连个收尸的人都没有…… 江南,是一个富庶的地方,也是一个伤心的地方。古时的江南,勤劳精明者,可以从初时的一无所有,到家财万贯,富甲天下,诸如慕华胥一类的人一代一代的产生;但也可以一夕之间,身败名裂,一无所有…… 当圣旨传到花溪县,揣着明黄圣旨的公公从花溪县县府府门走向,静静跪着的“靳南衣”,那二十五六岁的公公看着尤像十七八岁的模样,这人,失了势,便是比正常人看着显嫩,那公公打量了一眼静静跪着的“靳南衣”,眸光滞了一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