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嫁病公子_第23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3节 (第2/3页)

上前来问。

    郑子衿手握纸扇,但笑不语。

    如此一来众人自然是懂了意思,便不再多问自讨没趣了。

    于是有人岔开话题:“如今这隐月楼以经营酒为主吗?”

    “是的。”郑子衿笑道,谦和之中别样风骨,“酒是本楼主营,当然,也设厢房,还有美人歌舞。”

    “哈哈……”说着大家都笑开了,男人们不都是爱美酒佳人的。

    “如今子衿公子的宫灯都没有再卖了,那不是只能来隐月楼才能见到子衿公子的灯笼了?”又有一人上前来问道。

    这一问,阁楼里的人安静了许多,某人说的没错,如今大部分还是慕郑子衿之名而来。

    郑子衿无奈之下颔首道:“以后每年元宵我都会做几盏灯的。”

    如此一说,众人又兴奋了起来,谁不知子衿公子的宫灯样式是最受喜爱的,每一处雕刻都是尽心尽力,往年因为子衿公子赠与谢相的一盏宫灯,谢相题诗一首后,无数文人学子亦争相题诗,如此一来,年仅十二岁的子衿公子,闻名天下。

    “对了,子衿公子,将才我听阁里的管事说‘杏林阁’的‘寒山碧’还有‘黄藤酒’以后都归隐月楼卖了?有这会事吗?”

    郑子衿望向那人道:“是的,那酒只是当初放在杏林阁出售而已。”

    末了,他没有再解释,走到一处道:“这是隐月楼一年才出三坛的酒:‘醉花阴’。”

    这名字一说出来,众人不禁一愣,几个月前的故事他们自是有些耳闻的,但是长安与江南不同,知晓的只是一部分人。

    “然后,这是我们‘隐月楼’的新酒:秋词。”郑子衿修长白皙的手握住那白瓷瓶,如今隐月楼的酒瓷瓶全是经过设计的。

    众人都望向郑子衿手中的酒瓷瓶,瓷肚上绘着一池平静碧波之上,一饮着独坐亭台,细细享用,亭台处有落叶落下,瓷瓶右上侧写着:秋词二字,落隐月阁的朱印。

    “秋日饮酒,酒中有词,词中有酒。”

    只看了酒瓶就立马有人说道,于是旁人附和,一堂的人都期待着闻到那酒的香味。

    这时候走上一褐色短袍青花蓝的少年。

    那少年将酒瓶处的封泥抠掉,取出木塞,一阵酒香四溢开来。

    “本楼今日前一百桌,每桌‘秋词’酒送饮二两,附赠设定的小菜两盘各二两!”紫砂笑着朝众人说道。

    于是一些人听了赶紧去占位子。

    “子衿公子,那我们也去尝尝这‘秋词’酒了,告辞了。”于是有许多官人来向郑子衿告罪。

    郑子衿谦和回礼,又望着一旁的紫砂道:“九爷说连着小菜也送?”

    紫砂凑上前来道:“子衿主子,九爷要我同您说二两花生米,二两白菜炒rou沫星子吃不穷你的……。”

    紫砂瞧着郑子衿越来越黑的脸赶紧闪人了。

    可是一百桌啊,九爷他有没有算过,两百两的花生米,两百两的酒……

    郑子衿瞧了眼已四处忙活的阁内小厮们,回了暗阁。

    在暗阁里坐了一会儿,郑子衿瞧见许多白吃的客人,都跑去前头柜台问紫砂买酒去了,有的一买就是好几斤,有的要送礼所以问要了白瓷酒瓶子,紫砂边记账收银,边装酒封泥。

    郑子衿不料这短短一日比他在九酒坊的时候见到的生意还要好,长安人确实比轩城人有些银子,也舍得花钱,某人早些时日就说了,不光要做达官的生意,也要做平民的生意……

    想着,郑子衿有些纳闷了,那人去哪里了?怎么到这会儿还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