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78节 (第1/3页)
这时候有一人上前道:“早些年就不知走了几多个有名的小倌,这些儿年也没见好的往里头送,这会儿相爷又大肆打压,所以是在长安维持不下去了,都走光了吧,再不拿青苑的老板应该去别地另谋生计去了!” 有年轻的少年走过来插话:“哎,如今这摄政王爷真是然后让人闻风丧胆,听我家大人说一天天的大牢里头是只进不出,那官员都是成把成把的外放,也不知是得罪了他哪里啊!” “你年纪轻就不知道了吧,那相爷可是出自大雍阴氏,是早些年在长安城外自生自灭的罪臣子,你们说他利欲熏心,残害忠良,又怎知他父辈蒙冤入狱就被杀害了?少时受尽磨难!” 众人都望向十四桥桥墩旁垂钓的那人,见他斗笠蓑衣,仿若是同这闹市隔绝。 有人不禁问了句:“他是谁啊?” “前几个月刚退役下来的将士,听说是早些年守了二十几年城门的,这不老了退休了呗……” 那人将说完便觉得膝盖上一痛,一个石子滚在了地上。 几个谈天说地的人目瞪口呆地望着那钓鱼的老翁,这时候有一个提着鱼篓而来的童子朝此处走来。 只见那老翁朝那童子一笑,似乎是问了一句什么,那些儿人自觉没趣上桥头上谈天去了。 “可送到了?”那老翁笑问童子。 “阿翁,送到了,送到相府的管事手里的。”那童子稚嫩的声音传来。 “阿翁你叫奴儿送去的是什么呢?”童子挠挠头问道。 那老翁沉凝了一瞬,只道:“是一份相爷需要的名单。” 童子不懂便也不说话,凝着湖面大吼一声:“上钩了阿翁,鱼上钩了!” 那老翁“噜”了一声,笑道:“今日回去煮鱼汤。” 老翁和童子收拾好了鱼篓和钓鱼杆,那十四桥上的人还在谈天说地,乐此不疲…… “这风武帝死的太早了些儿!”有人惋惜的叹。 “璃王也是……”又有人说道。 “你们听说没有?谢家的幺女在璃王死后仍想嫁过去呢?说是做寡妇都成。” “还有这等事?” “是啊,不过圣上,不!是死去的风武帝愣是,没有同意,说是谢家女儿还有大好前程在不可做寡妇的,别人都说是谢国公背地里同圣上商量了的,终是不肯自家女儿嫁过去守寡吧,这大女儿是毁了,小幺女总是舍不得的,这不风武帝临死前连旨意都收回去了。” “这谢家十几年内是起不来了,只望下头还能多生几个女儿,以后好进宫吧!” “正是,谢赟辞官了,璃王爷薨了,谢家是哪边都傍不上了,还是想想多养几个女儿吧。” 这时候有人又道:“听人说谢赟不是回乡了,是去了燕地?” “有传说他早年受过辰王的恩惠,具体的谁知道呢?” “这不是说谢赟辞官后去了辰地?” “你可不知当年的谢赟就是从燕地过来的。” 这时候又有人插了了进来,“且不说这谢相了,你们知道这风武帝的陵墓葬在哪里吗?” 这时候几人凝着那人,一把瓜子壳往那人脑袋上一甩。 “就你竟想着谁谁谁的陵墓!不是葬皇陵还是葬哪里?” “才不是皇陵呢!据传所知风武近身侍卫将风武灵柩送往祁连九龙之地安葬!” “这事你又是听谁说的?不葬在皇陵里头葬那里作甚?”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风武登基才两个月,他皇陵也才修了两个月,据说那边有现成的建好了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