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96页 (第2/2页)
够重视。 李尚书显然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听完皇帝的话,细细沉吟一番,道:“依老臣拙见,这新设官职可参照古制,以‘计相’为名,下设左右计侍郎,巡官三人,掌事五人,与目前的户部十六司成并凌之势,老臣甘愿让出首位,以高毕焰为尊!” 李尚书说到最后有些激动,竟要下跪,被周斐琦亲手托住了胳膊,就听皇帝道:“李爱卿快快请起,高毕焰年纪尚轻,日后定然需李爱卿多多照拂,哪里就能座到首位了?这件事,依朕看来,在户部十六司之外增设一司,以计为名,就叫:计司,下设计相并左右侍郎,巡管、掌事各三人,高毕焰品阶从后宫属,计相品阶便也为正二品即可,侍郎,巡管,掌事皆从户部统一品阶,李爱卿觉得如何?” 老李头自然满意,不得不说他和周斐琦的默契也是君臣间少有,这一老一少有时候那心里的算计总能不谋而合! 规矩定下,便是人选,李尚书又问:“陛下,这人选可需从户部现有官员中抽调?” “若是抽调,户部便会有空缺,还需补进新人,且哥儿毕竟体质不同,”周斐琦没在说下去,却望着李尚书笑了下。 李尚书立刻会意,道:“陛下的意思是,借此正好给哥儿开设科举?” “暂时不开,”周斐琦说:“选京城世家子入计司,只要哥儿!” 李尚书略一思索便立刻明白了此法的高明之处,而且他们家那个倔驴子这次八成也能处理出去了,唉,人老人,滞留在家的子女早晚混成心病! 李尚书心里有了盼头,态度上不免越发积极,他笑道:“此法甚妙,只不知陛下准备何时喧旨?” 周斐琦道:“秋分之后。” 李尚书心想,那不就是等高毕焰晋封大典之后吗?这也没几天了,要准备的工作可不少,于是,接下来的时间,他便拉着皇帝如此这般还是那般地详细商讨起这执行方案来。这一商讨,也就事无巨细,不知不觉天就黑了。 …… 再说早朝后,众位大臣三三两两结伴出宫,一路上小声嘀咕得最多得当然还是今上圣意,揣摩皇帝不管在哪朝哪代都是大臣们乐此不疲的最大‘爱好’之一。相当于官员们的八卦过瘾代名词。 卞易今日被皇帝无视得很彻底,散朝后一个人冷着脸往宫外走,同僚们也很识趣,倒没人往他身边凑。但有人可不论这个,卞易才走过金水桥,便听到身后有人喊了他一声—— “卞大人留步。” 卞易回身看去,见喊住了他的人竟然是李景,也连忙缓了神色,冲这位镇东将军躬身行礼,且极恭敬地道:“下官参加镇东将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