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2节 (第4/6页)
,最好的结果,便是她再嫁得远远的,从不曾遇见李治。或许,即使不成为女皇陛下,她依然能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像她那般的人,定是不会被人欺辱的,只会凭着自己的才智活得越来越自在。 崔渊见她若有所思,略作沉吟之后,才又将另一个消息和盘托出:“晋王前几天去京郊游猎,正好遇见骑马闲游的武二娘。一见之下,他便动了心,应该已经回宫与皇后殿下提了起来。” 王玫又呆了呆:真是计划不如变化快,男女之间的缘分,便是蝴蝶效应也斩不断么?“怪不得皇后殿下今日与叔母说起了晋王妃之事。”想来是想让晋王娶了正妃,再纳入良家出身的孺子,也正好收一收心罢。若教圣人得知此事,以他疼爱儿女之心,想必将一个归宗寡妇赐给儿子也毫无压力。 “他们既然已经遇上,彼此知道身份,干涉此事便颇为不易。”崔渊又道,“若要行事,须得从她两位兄长处入手,让他们出面将武二娘嫁出去才好。不过,即便她嫁出去,晋王也不可能轻易放弃——往后说不得又会出一桩事故。”夺臣妻论起来比父子聚麀要好听些,但也不是什么好名声。 王玫一叹:“初嫁从父母之命,再嫁由己。以她的性子,也不会轻易应了旁的婚事。”她蹙眉想了想,便道:“不如且看着罢。只是不知,这晋王妃到底花落谁家。若是不能好生权衡,恐怕——” 崔渊又道:“武氏尚有大半年才出夫家孝期。即使晋王想纳她为孺子,也得等上一等。而大婚之事,恐怕这些天便该有结果了。须知晋王早已经到了成婚的年纪,只是圣人、皇后殿下怜惜他体弱,便想让他多将养些年头而已。如今身体已经渐渐大好,此事便不会再拖了。” “唉,也罢。只是不能让那兰陵萧氏女也成了晋王孺子。”王玫又道。萧淑妃性情跋扈,得宠便轻狂得很,亦不是省油的灯。若是她与女皇陛下掐起来,恐怕也逃不过骨醉的命运。话说回来,李治的审美还真是奇特得很,在后宫之事上比他家阿爷更加任性——宠一个人便能宠上天去,完全不顾此人的性情如何——李三郎(李隆基)则更是青出于蓝胜于蓝。“幸好诸位公主都会举荐小娘子,想来也不至于选上萧氏。”萧氏当初为太子良娣,论出身恐怕比王皇后还低一些,大概不过是旁支女而已。如今这么多小娘子,让帝后挑花了眼,便不会再注意到她了罢。 崔渊眉头动了动,实事求是地道:“亲王拢共也就两位孺子,有诸位公主举荐,圣人、皇后殿下恐怕也会查得更仔细些。以萧氏的性情,也不容易出头。”抢完晋王妃之位,再抢两个孺子之位,都想着为自己谋得好处,公主们的眼光恐怕挑剔得紧,没有毛病也能挑出毛病来,何况性情确实有问题呢。 王玫便道:“横竖叔母已经帮蕙娘推掉了,咱们便看着就是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她忧心未来晋王妃不是女皇陛下的对手,未免也担心得太过了。命运凄惨者多得是,她只能尽力而为相帮而已。 “你想见一见那位武氏女么?”崔渊又问。 王玫思索了一番,乌黑的双眸中生出两簇小火苗来,斩钉截铁道:“想!”那可是女皇陛下,必须围观。不然,等她入了晋王府,而后成了太子内眷,恐怕一时半会也难以见着了。毕竟,无论什么宴会,都没有带着妾室出席的道理。 崔渊笑了,便道:“改日去应国公府附近的酒肆、食肆坐一坐,便能见着她了。不戴帷帽日日骑马出行的小娘子,长安城里也并不多见。” ☆、第一百三十五章 崔渊、王玫来到举行家宴的殿阁时,崔敦、崔敛与郑夫人已经就坐了。真定长公主则稍稍迟了片刻,才坐着檐子来了。崔澄、小郑氏、崔澹、清平郡主、崔滔、李十三娘皆纷纷到齐,孩子们也各自在父母身后坐下了。 因是炎炎夏日,便是傍晚也热浪涌动,蒸腾得人不过片刻便又出了一身热汗。殿阁四角安置了四座放在玉盘中的冰山,十余位侍女拿着团扇徐徐扇着风,清凉宜人。王玫将崔简和王旼搂过来,给他们擦了汗,又吩咐他们不可贪凉离冰山太近。两个小家伙乖乖答应了,在她身边坐着便不愿意再挪动。 见一直颇有些顽皮的王旼有些拘谨,王玫轻轻捏了捏他的脸颊,低声问:“二郎可有向长辈们问安?”小家伙们没有回院子,比他们到得早些。她当然很清楚他年纪虽小,性情有些跳脱,礼节却一向很周到,问询几句也只是为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