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节 (第5/5页)
日也就是习文习武,看看资质再定哪条路。 大梁朝的外戚按制世袭三代。说白了,就是你们家姑奶奶在皇家做儿媳妇的时候,皇家给自己儿媳妇和外孙面子。这个给面子嘛,真是多凭了上位者的喜恶,所以,严格运作起来,有时候不足三代,有时候会超过三代,像仁宗宠爱定王的生母胡妃,破例封了胡家世袭三代的思恩伯,当然这个爵位在定王通敌叛国之后下给抹了。太宗朝孝惠皇后娘家顾氏,平恩公爵已经世袭三代,因为侍奉着清平大长公主,又延续了一代。总之,姑奶奶当着皇家的儿媳妇,姑奶奶给皇家子嗣立功了,这个爵位的年限要拉长是很容易的。要是拉不上了,外戚享受着朝廷几十年优渥的供养,从文从武,总会孕育出几个好苗子来了嘛。 夏皋握着新出版的《骊梦集》和一个请客在品味其中的一处用词,大管家吴大禄脸色铁青,喘着粗气疾步停在韵墨厅的台阶前,就脚软着跌在了地上,悲呼道:“大老爷,东宫不好了!” 众人都没有听清楚,夏皋捏着诗册上前一步门道:“你说什么?把气喘匀了再说。” 吴大禄再次悲呛着道:“是太子殿下,薨逝了!” 啪的一声,夏皋手上的诗册跌落在地上,人也直挺挺的一头栽了下去。 ☆、第三章 去母 夏皋骤然听得太子薨逝,只觉得四周的声音无限的远离,奔流的气血一股股的往上涌,冲到头顶,脑袋像砰然一下炸开的疼痛,之后就一片空白。 夏文衍和夏文得一左一右把夏皋架起来,只见夏皋脸上的血脉青筋凸起,牙关要得死紧,两滴血泪从眼角溢出。夏文徘跌足痛哭,指着吴大禄迁怒道:“好个不知轻重的奴才……” 屋里几个清客受夏家供养多年,又有一两分的真才实学,马上定了定神,其中一个提醒道:“事情已然如此了,几位爷稍停哀伤,顾着老爷要紧呐。” 夏文衍醒过神来,知道夏皋是急性中风的征兆,连忙把夏皋仰躺着抬到床榻上,捏住脸腮费劲的掰开牙关,一大口浓痰污秽之物混着血丝流出了,还好口鼻没被堵塞。吴大禄不待吩咐,早就逃命似的出去请太医。韵墨厅是炸开了锅,有悲声痛哭的,有哀哀叹息的,有私下奔走相告的。 高恩侯府各房各屋的主子们接到了噩耗都往嘉熙居赶,夏皋也是抬着进来,安置在内室。二十几口人济坐一堂,满屋的颓废之色和止不住的恹恹哭泣之声。 二老爷夏拯敲着拐杖打破沉默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太子殿下一向身强体健,几天前还……”夏皋眼睛看着服侍在侧的杨姨娘,隐下半句话,自言自语的念叨着:“好好的,怎么说薨就薨了。” 邵氏双眼红肿,听到太子二字忍不住又流下眼泪来,屋里的女眷紧跟着又是一场此起彼伏的,发自肺腑的哀哭。 这时,吴大禄携 了一个眼生的大夫赶到。 邵氏止了眼泪问道:“老爷惯常看的是卢太医,怎么不请了来,这位……是?” 吴大禄跪下回话道:“卢太医昨夜在宫中当值,现在太医院官署已经被金吾卫围禁了,不准出不准进。不当值的太医也是自闭家中,奴才实在请不到往日给侯爷相看的几个太医,又怕误了事,就去瑞仁堂请这位吕大夫来。” 非常时刻没有什么挑练的,夏文得向吕大夫一拱手,引着吕大夫进内室,二房的几个侄子皆尾随在后。中风,大家都是经过生老病死的,吕大夫看了夏皋的样子就有数了,至于中风到什么程度,醒来之后什么个情况,真是说不准了。吕大夫写了方子,人也被再三挽留下来,随时注意夏皋的病情。 夏家众人坐立难安,不断有家里家外的人来往报信,也探听不到宫里的消息,许多门路都走不通了,不过是一些宫外头如何如何,有多少大臣正在进宫的路上之类的明面上的事,至于夏家想知道的,慈庆宫和坤宁宫的情景,一概不得而知。倒是淇国公府的人传话过来让高恩侯赶快进宫,进宫之后别说什么话,也别问什么话。 乔家是不知道高恩侯已经中风了,不过,至少夏家得到了一个明确的指令,众人齐齐看向夏文衍和乔氏。 夏文衍是请封过的世子,能代替侯爷出面,现在乔家知道的内幕绝对比夏家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