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1节 (第2/4页)
位尊贵必定在分量最重的舒啸台,保不齐也会产生走一走的意愿。赵翊歆坐了高座受了众人的礼,便让大家继续。 有皇太孙看着,合庆阁的武斗更加卖力。 傅昵峥坐着的位置轻飘飘的飘进来高恩侯长子夏译的一句话:“……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言辞颇有不屑之意。 夏译的言论得到了部分人的附和。在场大多数人,都想成为坐镇指挥的将军,而不是冲锋陷阵,冲在最前面和人单挑rou搏的武夫。 傅昵峥在他还没有懂事的时候,就坐在他父亲的肩上,看着三朵卫的那些什长,百夫长,千夫长,就是那么敌过来的,尤其是什长,什长下面九个人,只要敌过了什长,就能自己做什长,十个什长,要竞争那个百夫长,也必须要有力压百人的气魄,才能做百夫长。可能到了千夫长,颖宁侯会开始从侧重‘勇’,到侧重‘谋’转变,但是…… 傅昵峥面对着沈修涛,语音却是刚刚好能传到夏译那边,道:“剑一人敌,虽不及万人敌,说‘不足学’,是过了吧。练剑,不只是练剑练武,更重要的是练心。我父亲的副将荆楠叔叔,剑法之快之厉在父亲之上。荆楠叔叔每天出剑一千次,苦练十年才剑法大成,这样非常人可比的毅力,是不足学吗?” 傅昵峥的言论吸引了围在夏译身边的人,其中一个随口问道:“那他怎还是副将。” “因为他是苗人!”傅昵峥很认真回答了这个问题。 荆楠是苗人,所以他在三朵卫,做到指挥使副手的位置,已经到头了。 对方缄默。汉人将领是比异族将领更受重视,在场都是汉人,也不会刻意为异族将领张目。 夏译正视傅昵峥,知道傅昵峥年纪小不想和他计较,但是傅昵峥主动来挑衅自己,夏译也不得不理,道:“以你之见,万人敌是不足学了?” 傅昵峥有点惊讶,这不是自己说的有问题就是对方听的有问题,他刚才只是表达了对‘一人敌不足学’的反对意见,不代表阐述了‘万人敌是不足学’的观点。 ☆、第二百二十三章 锋芒 骤然听到傅昵峥不认同的声音,而且对方几句话就把人拉了过去,让夏译失了颜面,最严重的是,傅昵峥说的‘毅力’二字,戳中了夏译的心窝子。当年夏译往西北护送马匹半路被马贼所盗,最后破财掩罪,事后夏译去淇国公府谢了外祖父乔费聚在此事上的斡旋之恩,乔费聚看着才出来一脸憔悴的夏译摇头叹息,说了一句‘意志不坚’,就是痛斥夏译做事没有毅力的意思,那种叹其无才无能的失望之情,让夏译恨不得掘地三尺躲起来。现在傅昵峥说了这两个字,在夏译心里,就像旧事重提被人讽刺一般,不由再次开口呛声道:“‘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是太史公记载的话,是西楚霸王项羽的谶语,西楚霸王一介匹夫,只会逞匹夫之勇,才落得乌江自刎的下场。” 傅昵峥有感觉到夏译炸毛了,但傅昵峥不会小心的顾忌着夏译敏感脆弱的心理,而且傅昵峥面对夏译的咄咄逼人也是忍不下去的,从原来与夏译侧身转到对面而站,驳斥道:“西楚霸王有万夫不当之勇,是学成了‘一人敌’;巨鹿之战西楚霸王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我觉得西楚霸王也学成了‘万人敌’。西楚霸王最后落得乌江自刎的下场,是因为他的对手是汉高祖,汉高祖善于将将,手下良将谋士无数,汉高祖能敌万人敌,西楚霸王输在这里,当然赢不了汉高祖。” 夏译在此忽然得意的笑了,道:“我还未听闻汉高祖有一人敌的伟绩,可见有了万人敌,有了敌万人敌,一人敌不足学矣。” 这是又被夏译绕回了‘一人敌不足学’的胡同里。这句话是错的,那另一句话就是对的,这是什么逻辑?傅昵峥思路清晰的很,没有被夏译绕进去,正色道:“一句纸上谈兵死了四十万兵卒,要是在场的诸位能一学就学成万人敌,我自然佩服的五体投地。‘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可见凡是做起来都是艰难的,一人敌和万人敌,我只取哪一件不太艰难而已。一人敌,笨鸟先飞,勤能补拙,铁杵磨成针,只要有毅力,积年累月的沉积总能看到一点成绩,就算什么也没有学成,伤到的只是自己,与他人无关;而万人敌,单有毅力是远远不够的,天赋,性情,阅历,试炼……领兵千万,拿很多别人的性命为自己的‘万人敌’做试炼,我想尽量准备的周全一些,再出手比较对得住自己和他们的性命吧!” 傅昵峥的话不可谓不犀利,尤其是那句‘性命’,夏译被盗马,他自己倒是全手全脚的回来了,跟去的护卫死伤了大半儿,关键是那些护卫还不是高恩侯府培养出来的,是从妻族兴济伯府和外祖家借来的,以至于他不仅被外祖父嫌弃,在妻子段氏面前也是多年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