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穿之宅斗克星_第3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7节 (第4/4页)

宁高兴的拉着陆静淑起身行礼道谢,然后愉快的告辞走了。

    郝罗博也跟着告辞,回去抓了柳歆诚帮他去收消息,很快就攒了一摞案底。

    陈皎宁那边动作更快,三日后就通知田从焘说要往长安府衙递状子,田从焘打发郭敏过来,陪着陈府管家先去长安府。

    长安知府一接了状子就连连叫苦,无奈有赵王府长史在这里盯着,只得当即派人去拘传张一杰和董云珂,又请陈皎华到公堂与夫对质。

    作者有话要说:转眼快到月底啦,我报名那个征文比赛月底就截止,前五名才能进入下一轮投票阶段

    我现在是悲催的第六名o(╯□╰)o

    所以厚着脸皮来求求营养液和霸王票

    营养液是全文订阅一篇文章或单本订阅超30万字后赠送的,最划算,而且一票顶四票哦~

    拜谢大家otz

    ☆、第68章 兴家之道

    升堂审案的时候,陆静淑不方便去围观,她想着有赵王府长史坐镇,应该也不会出什么差错,人证物证都齐了,只要当堂宣判,那就没什么问题。

    人证是找的陈皎华的陪嫁丫鬟和刘mama,虽然几个丫头都被张一杰收用了,可她们毕竟都是陈府的家生子,陈皎宁把人要了回来,先打了一个最能作妖的,剩下的就都老实的将自己知道的张府的事说了。

    包括张一杰怎么让人收拾屋子,怎么布置,给董家准备了什么聘礼,其中有多少是陈皎华的嫁妆等等。

    还有一个证人就是张一杰找的媒人,钦天监主簿蒋拱,他不止能出面做供张家以娶妻之礼向董家下聘,还看过聘书,所以算是最关键的一个证人。至于和张一杰交好的他,怎么肯出面反咬张家一口,陆静淑不得而知,但从陈皎宁一提起此事时那诡异的笑容,也能知道蒋拱最近的日子肯定不好过。

    至于物证么,就是抬到董家去的聘礼。只要长安府的衙差上门一搜,就是手到擒来,也没什么可担心的。

    陆静淑就安心在家里等消息,抽空还去跟陆文义讨论了一番如何振兴家业、光耀门楣。

    “这些是今年各处交上来的账目,女儿和母亲已经核完,请父亲过目。”陆静淑把所有账目带到了陆文义面前。

    陆文义的精神头依旧不太好,人也瘦了许多,闻言只摆摆手:“你们算过就行了。”让下人送回账房。

    陆静淑等下人们带着账册出去,开口说道:“父亲大人,女儿近日读书,有些心得想请父亲指教。”

    陆文义有些诧异,看她一本正经的看着自己,一下子想起她那日忤逆犯上的样子,心里不由有些厌恶,就皱眉问:“读了什么书?”

    “《宋史》。”陆静淑这段时间还真翻了些史书,也得知这个世界是在宋元之后,却没有明,“女儿很好奇那些世代官宦之家到底是如何兴旺发展的,也想知道,其中有没有我们家能学习的经验。”

    竟然是这么正经的事,陆文义提起了一点兴趣,问道:“哦?你可是看出了什么?”问完让陆静淑坐下说。

    终于有个座了,陆静淑知道陆文义心中对自己还存有芥蒂,她心里虽然不在乎,面上还是恭恭敬敬的模样,说话语气也尽量谦恭,免得让他不快,该说的话说不完,或者他根本没听进去。

    “女儿先读到了三槐王氏。王家先祖王言在唐末就已为官,王言之子王彻在后唐又中了状元,官至左拾遗,王彻之子王祜后得宋太/祖青眼,官至兵部侍郎,到王祜之子王旦时,就更加了不得,王旦自中进士后,仕途顺遂,并一举封相。此后王氏家族一发不可收拾,子弟尽皆入仕,号称‘本朝第一故家’,甚至在宋室南迁之后,还有子弟能重振家声,不愧冠冕世家的荣耀。”

    陆文义听了点头:“三槐王氏确实是一朝望族。”

    陆静淑就一副好学姿态说道:“是女儿班门弄斧了,这王氏之事,想来父亲了解的更多。您说,咱们陆家有没有可能成为王氏这样的家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