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节 (第4/4页)
家的遭遇有心无力,后来杜如蒿离开家乡,联系基本断了,时间一久,她一时没想到姣表姐。 哥哥的提议不错,她眼睛一亮,也附和道:“没错,让姣表姐来吧,还可以跟我一起睡。我记得她手很巧,我小时候她给我做的棉鞋很好看,估计做点心也能学得快。” 陈松枝手也巧,可在针线上不行,杜如蒿记得她小学时乡里没什么棉鞋,她嫌买的棉鞋又贵又不暖和,还是穿的自家做的棉鞋。鞋帮外面一层是黑色的条绒布,里面一层最细的稀棉布,夹层衬一层棉花,很是暧和。 可陈松枝做得棉鞋粗笨,比杜如蒿大四岁的陈姣却已能把鞋做得精巧,如蒿很喜欢,就缠着表姐做,连着有几年,每年冬天她都能收到姣表姐做的鞋。 可惜,姣表姐也是命运多舛,她是家中老大,一向吃苦耐劳,就像□□中宣传的铁娘子一样,干活不顾惜身体,曾有一次她一个人用自行车带了一百多根烟杆。烟杆一根有三米多长,小孩手臂粗细,虽然单根并不重,可那么多烟杆捆在一起,又长又重,是非常不好带的。一时之间,姣表姐不少被人称赞她能干。 这样一个能干的姑娘,为了家中一直没早出嫁,最后却喜欢上一个能说会道的混混,执意嫁给了他,可那人结婚后一反当时说的会改邪归正,天天在外胡混,什么活都不干不说,还带着他混着的女人去家里,姣表姐结婚没几年就离婚了。 说是她,杜家人都颇为赞同,大家都决定让杜石林不上班的时候回去叫她来。 两天后,陈皎就随杜石林来了。她穿着一件不知什么料子的格子短袖衬衣,衣服上起了不少小疙瘩,脸上带着淳厚的笑。 接过她背着的一个包,杜如蒿笑着问:“姣姐,你来了就太好了。姑姑、姑父身体好吗?”没想到包还挺沉,皎表姐这是装的什么啊。 “妗子。”和陈松枝打过招呼,陈姣才回答杜如蒿的话,“他们身体挺好的。好好,没想到你这么厉害,做的点心都送去超市了。” “这个你学之后说不定比我还强,现在我马上就要开学,以后就麻烦你了,皎姐。” “自己人还说什么麻烦不麻烦的啊!要做什么,回头你们只管吩咐我就是了。对了,我们家种的甜瓜,不过都罢园了,我妈专门留了几个,我带过来了给你们尝尝。” 说着,陈皎就打开了她带的包,从里面掏出瓜来,一共五个。陈松枝客气一番把瓜放到了屋里,接着陈皎就问现在她要做什么。 这样的表现让陈松枝十分满意,笑道:“不急,姣儿,你先歇会儿再说。” “我一路坐车过来的,又不累。让我说,这可比家里干活轻松多了。” “不急这一会儿,我们先尝尝你带的瓜。”杜如蒿拿了两个瓜去洗了洗,把里面的瓜子掏出,竖着切好端了过来。按顺序给了她爸妈,陈皎,自己又咬了一口赞道:“瓜挺甜的。” 这个举动明显让陈皎放松了许多,她笑道:“甜你多吃块,我在家都吃过了,今天不吃啦。”说着把她身边的瓜朝杜如蒿身边推推。 “那可不行,在你们家是你们的,来我们家就是另一回事。”杜如蒿不依,到底让她跟自家人一块吃了。 几人吃了瓜,说了一会儿话,陈皎又催,杜如蒿就开始教她要做的东西。不过,虽然表姐很好,可杜如蒿不想现在考验人心,她之前已和陈松枝商量,配料比例先不告诉陈皎,教她也只是教她怎么做而已。 别说,陈皎没让杜如蒿失望,她做点心上的手巧程度和陈松枝差不多。教过之后她就很快上手了,这让杜如蒿感慨不已。许多人不是笨,而是没有想到要去探索新路,只日复一日按照长辈的生活轨迹在重复。给他们一个机会,也许就有一个不一样的人生。 晚上他们给陈皎接风,看着丰盛的饭菜,陈皎把手在裤上子擦了擦,喃喃道:“这太破费了,比咱们过年还丰盛。” 杜如蒿把一个鸡腿夹到她碗里,“吃吧,姣姐,你一来我可就解放了,是咱们家的大功巨,这不算什么。”既然要在一起,自然关系处得越融洽越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