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9节 (第3/3页)
时候,他就交代要把这事瞒着娘。 可是现在已经没有办法瞒住了,他们只要一回去就全部露馅了。只是此时的他们除了回老家,也别无他法。 银子所剩无几了,县里也呆不下去了,只能回老家先养伤,养好伤了再慢慢图谋下一步该怎么办。 周氏用了身上最后的一点银子雇了一辆马车送他们回乡,一大家子除了几个人各自的衣裳,几乎是两手空空。 躺在车上的夏大成心里很是难受,却也不得不认命,他知道此次一回去可能永远没有机会再出来了。想着自己年轻时候的鸿鹄之志,他不禁露出了一丝自嘲的笑容…… 泥腿子就是泥腿子,哪怕你穿上了绫罗绸缎也改变不了自己的本质。别人有权有势的轻轻翻一下手,就足以让你跌的粉身碎骨。以后还是老老实实呆在家乡,至少不用牵连媳妇儿孩子…… 马车载着四人往回乡的路上驶去,可是车中的四人却完全没有平时回家时候的那种欣喜与自豪…… ps:在这里提前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合家欢乐,女的更美,男的更帅……嘿嘿嘿嘿嘿,面面词穷了。 ps:凡在今天v章冒泡儿的亲,均有红包相送哦,就当提前给大家发个小红包过大年了!哇咔咔,小妖精们~(想象一下,面面妩媚的眼神儿)还不快点来……~(≧▽≦)/~ 另,因为今天面面也是要团年的,到时候可能会不能及时把红包奉上,不过放心的啦,晚上回家有电脑就可以了…… ☆、第64章、65章 等马车到落峡村的时候,天色已经很晚了,夏宏志先下了马车去叫门。 大黑二黑对他不熟悉,在院子里汪汪汪的叫了起来。 杨氏刚准备上炕睡觉的,听到外面有人喊,又听到大黑二黑的叫声,心里估摸着是谁有事找她。 可是一般的熟人大黑二黑是不会叫这么凶的。 杨氏披着衣服走出屋子,到了院子的时候才听出声音像她大孙子宏志的声音。 “是宏志?” 夏宏志在院门外应着,“阿婆,是我,我跟爹娘回来了。” 杨氏激动的赶紧上前去开院门,外面没有灯光,只有马车旁悬挂了一盏‘气死风’灯散发着晕黄的光亮。周氏听到杨氏的声音后就下马车了,下来后把女儿夏兰菊抱了下来。 一看到婆婆杨氏,周氏的眼泪就出来了。 “娘——” 周氏这段时间也撑得很辛苦,相公下了大狱,她在外面愁得头发都快白了。平时当儿女们的面前又不敢露出一丝脆弱的表情,生怕增加孩子们心里的恐慌。这一路忐忑的回到了家,一看到向来开明对她很好的婆婆,再也承受不住了。 杨氏赶紧上前抱着儿媳妇,“怎么了?怎么哭了?大成呢?” 周氏又哭了两声,才止住抽噎,怕吓到了杨氏。转身掀开马车帘子,又上去扶夏大成下来,并让赶车的车夫给她搭把手。 夏大成臀背上的伤很严重,两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夏大成从车上搬下来。 即使如此,夏大成也疼得直抽抽。 “哎呀,我的娃儿!”杨氏一看这情形就知道不妙,也顾不上哭,连忙上去搭手把夏大成抬到屋子里去。夏宏志和夏兰菊也插不上什么手,两人上了马车把家里的行礼拿了下来。 车夫见人送到了,车钱是提前付过的,就转身出门驾着马车离去。 进了屋里,杨氏把夏大成安置在堂屋的炕上,这个炕平时是她睡的,早就烧得很暖和了。又问了两个孙子孙女吃饭没,也顾不上问儿子身上的伤是怎么回事,又披着衣服去灶房做饭去了。 杨氏下了一大锅杂粮面,甚至还很奢侈的在面里打了几个个鸡蛋,准备让儿媳妇儿子两个孙儿一人吃俩。 杨氏眼睛毒,虽然没问孩子们也没说,但是看到儿子媳妇还有两个孙儿的样子,就知道都是受大罪了。 面条热腾腾的端上来,微黄的面条,油绿的葱花,面条上还卧着两个荷包蛋。 周氏和孩子们早就饿了,中午的时候启程,连中午饭都没有多余的银钱吃。马车本来雇价就贵,而且他们还要走夜路,价格就更高了。付完车钱,周氏的余钱只够给夏大成再卖一包伤药带上。 周氏端了一碗面条准备先喂夏大成,杨氏把碗接过来让她自己去吃,她来喂儿子。 周氏和夏志宏两人吃的很香,只有夏兰菊觉得这面不好吃,有些拉嗓子。 确实拉嗓子,落峡村里的村民大部分都是吃粗粮的,细粮都舍不得吃拿去换钱。杨氏虽然有个能挣钱的儿子,但是杨氏生性节俭,自己吃饭也是粗粮混着细粮吃的。这次杨氏做面条的时候还专门揉了些白面进去,但是毕竟是杂面面条,所以没有白面面条的口感好是正常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