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6节 (第5/5页)
能。只要太上皇用“孝”字压迫,水靖 再苦恼,也得等着太上皇死了,才能收拾这群拦路的人。有些时候,这群人对水靖统治的威胁比忠勇忠贤两位亲王都大得多。毕竟只要忠勇忠贤没能继位,他们的势 力就算是废了大半,收拾只是迟早的事。但太上皇的死忠臣子则不一样。太上皇不倒,则这部分人永远不可能为水靖所用。 就算太上皇和水靖政见一致,以后也无甚分歧,但这一股不忠于自己的庞大势力仍旧让坐在皇位上的人如鲠在喉,必须除之后快。 水珏有些惊讶的是,贾敏居然把这部分写的那么清楚,连自己丈夫是这一股顽固迂腐势力为首的人也写的一清二楚,她都不怕自己降怒?后来思索一下,水珏也不由佩服贾敏的兰心蕙质。 林 如海的政见和立场,就算贾敏不说,水珏自己稍稍一查探,就能查出来。到时候自己肯定会震怒。与其被自己查出来,不如贾敏自己坦白,至少在自己心中留下一个 无论林如海如何,她贾敏都是跟着新君走的印象。所以在收拾林如海的时候,水珏就不会赶尽杀绝。有安稳的方法为何不用?水靖和水珏也不想和太上皇撕破脸,毕 竟他们现在的关系还不错。若是从贾敏入手将林如海渐渐改变自然再好不过。就算不成,水靖和水珏也会考虑打压林如海的实权,但是捧高贾敏和贾敏的儿女。这样 太上皇看着也高兴,不会怀疑水靖在向他的忠臣下手,水靖也在其他官员中留下一个宽和的好印象。 毕竟不会有人知道,贾敏和她的孩子居然会不是和林如海一条心的。 不 过让贾敏改变林如海,水珏倒是不抱奢望。林如海的迂腐和他的能力一样著名,不然也不会和贾家那个只知道死读书的贾政关系亲密。而且林如海的眼光也不怎么 样,不然不会甄家举荐贾雨村,还有他的推荐——要知道甄家多次嘲讽贾敏,还当着众多妇人的面说林家一双儿女是病秧子短命鬼,都这样林如海还“正直的推荐有 能之士”,自诩丝毫不为私情所动,实在是让人啼笑皆非。一般人看在这上面,都会觉得这家人品行不端,也不会认为在甄家教书时一度受不了离职,又找不到靠山 重新回去的贾雨村有多么高尚。 据贾敏所说,那贾雨村是甄家借由和贾敏同姓氏的牵强关系将其带来和林如海相见。林如海考校了一番贾雨村的才学,又听贾雨村抒发了一下他的理想和抱负,以及之前被排挤离职的经历后,就叹其为有才有德之人,跟着甄家一起写了举荐。 水珏知道,这种读书人想要的就是名声,但是她却觉得这种人很傻。估计是她没有那么高尚的缘故。即使地位很高,她也在为更安稳的生活积极钻营。 水 珏略微思量了一下,觉得暂时还不需要把林如海调走。江南盐政十分重要,虽然之后哥哥会有大举措,但要等忠勇亲王等一系列碍眼的消失之后才会动作。林如海迂 腐也有迂腐的好处,至少他绝对不会给盐商徇私枉法。所以只要盐政不懂,林如海就可以继续为哥哥镇守盐政。待盐政快动的时候,再念起劳苦功高,让其高升也未 尝不可。 只是呆在盐政上也不是那么舒服的。虽然劳苦功高,实权在握,但是林如海这种人是盐商的眼中钉rou中刺,当年除了忠勇亲王和 先太子的明枪暗箭,盐商安插在林府中,想让林如海死的也不是少数。贾敏也是疲于应对这群人,才会忽视了自己从娘家带来的老人,差点丢了儿子的性命。若是贾 敏倒下了,以林如海对内院的掌控,中招只是早晚的事。 大多男人都不善内务,林如海就算要续弦,找的人也不一定有贾敏的手段。连贾敏都疲于应对,后来还是水珏的照应让她喘了口气。林如海的填房不可能有贾敏管家这么利索。有时候出身也代表着受到的教导高低。小门小户还是比高门大户的女子能力眼界差了些。 若是林如海继续呆在盐政不走,水珏琢磨着,估计还得再派人手给贾敏,再好好敲打一番盐商才成。不然林如海估计没命活到卸任。 想 想太上皇也真是心冷。林如海算是跟着他的最忠诚也最有能力的一批人之一,虽说让其在盐政一待那么多年是信任,但也是催命符。若真的看中林如海,在新君继位 之后,为了保全林如海,也会向水靖提议将林如海换走。太上皇完全没这意思,就知道他还是对权柄很看重,也完全没管林如海的死活——他的寿命熬不过新君的时 候,林如海一家估计就惨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