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1页 (第2/2页)
三百了。 为遵循古礼,洛晞一身玄衣,行走至太和殿前。礼乐奏响,唱祝新朝。 按照传统的“劝进”流程,全体官员以王尚书为代表,用最恳切的言语概述前朝过失,又道皇子具丧,此乃天意,还请建立新朝。 百官随之应和,并以此进行劝谏。 第一次,洛晞只是道,“我等感慨先帝,悲痛朝廷苦难,不愿去想个人名位。” 第二次,一个将领上前,“前朝无道,洛公子能力挽狂澜于天下,止兵戈、休战事,是我等之幸。还望洛公子勿要谦虚,登基帝位。” 洛晞依旧道,“我尚不及而立,天下有才者众多,我也需多学习,不可接受。” 第三次,杨延上前,“当今天下,只有洛公子一人能使天下归心,使百姓和顺,招揽有志之士,还请洛公子以社稷为重,勿要推辞。” 洛晞方才接受,“我愿与诸位共建新朝,还望诸位日后与我戮力同心,共创盛世。” 群臣三呼万岁,礼成。 既已登基,奉天殿内,洛晞连下三道圣旨。 “今建国楚,改元永光,史当称永光元年。” “改京都为洛阳,择日祭天。” “有佳人相识十余载,陪朕三载,今当封后。” 这些内容大多早已商议好,封后仪式更是直接定在了下午。 群臣稍微歇息片刻,转场太和殿。 杨延换上了和洛晞差不多的玄衣,只是款式略有差异。 为商量封后大典的仪式流程,成淳博和其它的礼部官员争论不休,直到二月初才勉强定下来。 删减了后期的内外命妇拜见,增添了前期的皇帝与皇后同去太庙叩拜先祖,真要论起来,和登基大典也就少了个“劝进”的流程。 杨延按照着指示添香,接受金册。 礼乐再次奏响,恭贺皇后初立。 洛晞等在一侧,等杨延走完流程,和他并肩接受群臣大礼。 洛晞握紧了杨延的手,从现在起,他们彻底成了夫妻,也得到大众认可,未来死同xue,共入太庙,就连青史上,也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杨延回以一笑,夙愿一朝实现,他的心跳格外迅猛。 从此以后,所有的荣辱共同分担。 宗室里,洛昶眉眼含笑,真心为洛晞能有今日欢欣鼓舞,洛昱倒是已经盘算开,日后要怎么争取外放,他可不想一直留在京都,洛芷作为初封的公主,眼中也俱是喜悦。 洛尚书和洛珏已经开始商议,接下来的休假,要先去哪个逍遥。 杨炳华面容复杂,有欣喜有唏嘘,也有对杨延的祝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