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6页 (第2/2页)
辈的事,难道他留下了什么东西给寻欢?我从未听表妹提过。” 王怜花能留下什么?是委托?是钱财?是武功? 林诗音并不适合习武,如果王怜花留下秘籍想要谁学可想而知,但也从没听李寻欢提过此事。 如此来看,林诗音是不是从未对李寻欢提过秘籍一事? 也不奇怪这份隐瞒,高深的武功意味着李寻欢更如鱼得水地浪迹江湖,实在非林诗音所愿。 以上,李酌山猜测着,池藏风也做了同样的判断。 “实情如何,聊过才知。” 池藏风必须要问一问《怜花宝鉴》的传承,这是答应王怜花的事,眼下尚有一点是个人猜测。 “此次与李爷相识,我个人认为,王前辈最认可的绝学继承者是你。可惜,天命弄人。” 李酌山和王怜花才是一类人,可惜他的筋骨注定了无法习得武功。 这番判词多么熟悉。 池藏风如果没有遇上师父逯仁,也是被判定了根骨与修真无缘。她能遇上机缘,说不定此间众人似李酌山者,将来也会有他们的机缘。 将来的事太遥远。 李酌山并不奢求缥缈不定的机缘,“世间难得两全法,有时人不能太贪心。我能遇上一位妙手回春的大夫已经知足。” 聊黄药师? 大可不必。 池藏风可不想说到一半,又撞上什么对号入座的巧合,她自然而然跳过这个话题。“还请李爷尽快安排。如果现在林姑娘方便,我想和她立刻谈一谈《怜花宝鉴》。” 好吧,八卦失败。 李酌山到底以正事为上,立刻就找人去请林诗音,还特意瞒着李寻欢。 理由简单。 秘籍指明给李寻欢,但林诗音迟迟不提。如果直接点破此事,未免给两人造成嫌隙。不如先私下问清楚,然后再拿一个妥当的章程。 短短几天,林诗音受到的冲击可不小。 先有怒砸龙啸云,后有听闻林仙儿的背叛,这会被单独邀谈,心中难免有所担忧。 当听到《怜花宝鉴》四个字,她的神色蓦地羞怯起来。 恰如李酌山所料,这书她是故意不对李寻欢提及半分,往年书信里半个字都不曾透露。 “我没想昧下那本秘籍。” 林诗音无措解释,“只是,只是……” 池藏风都明白,“我可以为你编两个理由。其一,李寻欢一走八年不曾归家,你想等他回来,而非找人托运重要的秘籍。可为什么不在信里提呢? 理由二,你想知道到底什么在李寻欢心里最重要。提了秘籍,你都不清楚他是为何而归,对不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