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节 (第2/3页)
民心方面来说,平王爷都优于当今圣上太多了。但偏偏据说因为这个身份的差异,让当今圣上理所当然荣登大宝,平王爷却只有远走他乡为弟弟巩固人心。 这憋屈,她只怕都忍不下去! 说到皇家之事,秦老太爷的面容格外严肃。 “不管平王爷怎么想,你嫁的人是世子。世子体弱,只知道吃喝玩乐,这也不错。你以后也就多陪他吃吃玩玩好了,其他事情,你不必多管。只是……”似乎想到了什么,老人家的脸都快皱成个包子,“我担心,若是到时候平王爷向你提出什么要求,你如何能拒绝?” 当公公的求儿媳妇帮忙办件事情,若是能办的话,她必然不能拒绝。 而且,不出所料,现在皇上是存了重用秦明兰的心思的。不然,他也不会将秦明兰赐婚给平王世子了。 经过八年征战,秦明兰的威名不止震慑了罗刹国,也成了所有军人心中的一道标杆。她这些年治军也着实有方,令行禁止为她马首是瞻等等不是玩笑,就连当年太子看过之后都赞不绝口,还将她的治军方略整理出来呈给皇上,皇上又让人誊抄了许多份交给武将人手一本。若不是这份治军方略,怕是不少武将还不会服从她这个小丫头呢! 但是,战乱之时这样的威名必然是好事。但现在战事已毕,这样的威名就成了大大的拖累。更何况她麾下几十万的镇西军依然还驻守在边关,那些都是她一手提拔培养起来的,自然最听她的话。这样一支庞大的军队,皇帝哪里放心放在别人手里? 所以,秦明兰被指婚给李潇然,虽在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 从秦老太爷的观点来看,平王世子妃这个身份甚至还比太子侧妃要好得多。至少,秦家不用掺和到皇位之争中去。 可是,谁又曾想到,离了皇子们的纷争,他们上一辈的人现在也还在纠缠不清呢? 虽然平王爷最近的表现十分中规中矩,据说自秦明兰进门后也不过和她说过两三回话。但是,是狐狸总有露出尾巴的时候。这在离开之前不就来秦家拉拢关系来了? 秦老太爷现在真是心烦意乱。 如果这个大孙女是个孙子倒还好些。就算被皇帝赐婚,但媳妇嫁到自己家来了,要怎么安置就是自家人的事了。可是,如今是孙女嫁到了别人家里,那么不可控的事情就多了。 当初兵荒马乱的时候盼望天下太平。现在天下刚刚安定一点,结果又开始闹内讧! 这群人,果然就是吃饱了撑的! 对此,秦明兰深有同感。 那个皇位又不是什么好东西。看看皇帝现在这模样就知道了。而且当初太子去边关,那每日八百里加急送来的奏折一摞一摞的,她看着都头疼。真不明白那些人为什么就想不开,非要往这条路上一直作死过去? 就拿平王爷现在来说。他是皇帝一母同胞的兄长,早年和太后母子一道吃过苦,现在还在为了弟弟的江山稳固发挥光和热。太后必定对这个儿子深怀愧疚,皇帝也觉得欠了这个哥哥许多,自然会想方设法的弥补他。不然,他们也不会对李潇然这般纵容。 如果平王爷趁此机会做一个富贵闲人,每天吃喝玩乐,左拥右抱,谁拦得住他?就像乾隆皇帝的亲弟弟和恭亲王弘昼,活着的时候日子多潇洒,活出殡这类荒唐事都不知道干出多少回,可乾隆皇帝从未责骂过他半个字。平王爷若是也有此心的话,他的日子只会更滋润。 但是很显然,他并不满足于此。不然,他也就不会…… 秦明兰突然明白平王爷为什么要在李潇然刚刚出生后不久就前往南边了。 嗷! 突然好头疼!自己为什么要牵扯到这种事情里头来呢?天知道她至少想过几天土豪的舒坦日子啊! “不管怎么样,既然事情还没到那个地步,那你就干脆当做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好了。”思来想去,秦老太爷还是决定采取最笨的法子。 秦明兰连忙点头。“反正我别的不会,装傻还行。” 秦老太爷无奈扶额。“现在也只能这样了。我今天叫你过来也不过是给你提个醒,真正事情是不是这样还两说呢!但咱们总不能太被动了,凡事都在心里留个底,以防万一才好。” “孙儿知道。”秦明兰忙道。 既然话都说开了,秦老太爷也便稍稍放了点心,便挥挥手,让她去了。 今天应该注定不是一个能让人愉快的日子吧!走在秦家由青石板铺就的小道上,秦明兰暗暗想着。 慢悠悠的又来到母亲的佛堂外,不想却被小丫头给拦住了去路。 “夫人正在和世子论经呢,不许任何人打搅。大小姐还是在外头等一等吧!” 什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