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贾迎春_第12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2节 (第2/3页)

表达了姐妹对于宝玉这个兄弟的期望。

    贾母带领阖家女眷接了两位娘娘赏赐,欢天喜地派发赏赐。那笑声在大门口守门的小厮也听见了。一个个笑眯眯相互作揖:“恭喜恭喜,今日老太太高兴,只怕五两赏赐封儿跑不掉了!”

    众人正在高兴,忽听林之孝家里惊喜的声音:“老太太,二奶奶,宁寿宫大太监万福来了!”

    第126章

    众女眷闻讯,俱皆惶然。

    室内瞬间静谧,鸦雀不闻!

    贾母稍愣,旋即大喜:“快快摆香案!”心里喜滋滋的透着美。

    欢喜之余,贾母心中揣测,这必是太后娘娘要抬举黛玉,给她长脸来了。

    黛玉父母双亡,有些眼皮子浅的或许会在言语中带出轻视来。

    如今太后娘娘降下隆恩,赏赐黛玉几抬御制妆奁,黛玉身价低位立马就如珍珠除尘,华光璀璨,然人不敢直视。

    欢喜之余,贾母心中黯然,可怜黛玉父母因为甄家殒命,太后娘娘赏赐黛玉,也是理所当然。

    这确是贾母多年后宅争斗经验之谈,以为太后娘娘为了甄家的事情抱愧,故而私下补偿黛玉。

    熟料,这一回,贾母去猜错了。

    这一回太后恩赐,并非什么愧疚之心,却是乾元帝母子们同情心泛滥了。

    却原来,太后娘娘并不知甄家的事情,她只是怜悯黛玉孤苦,感佩林如海忠烈,故而命次子英亲王收黛玉为义女。

    乾元帝闻之,想起迎春之言,似乎这个林小姐是个聪慧异常之人,无奈却双亲亡故。男人多有怜悯弱小的英雄情节,笑道:“嗯,亲王之女利用享受县主尊位!”

    太后娘娘见儿子顺服自己,只有高兴:“这也使得!”

    就这般,乾元帝大笔一挥,赐封黛玉为县主,封号安宁,享受县主双俸。

    一并赏赐了黛玉县主依仗车架,双俸二百二十两官银,禄米贰佰贰拾斛。

    另外,皇帝将徐宅的房契,林如海封爵的金册,一并交给了黛玉保存。

    除此之外,再有一纸允准黛玉将来出继一子继承林家爵位出继文书。

    出继文书已经在京兆尹内务府备档,手续齐全,只等孩子出世,在空白处填下名讳,第一任忠义候就此诞生。

    黛玉含泪接旨,之后,随太监进宫谢恩磕头,太后娘娘作为黛玉祖母,也有赏赐,俱是宫廷御制物品,尊贵至极。

    黛玉随后又到了承乾宫与延禧宫谢恩。

    迎春没等黛玉磕下去,便命人搀扶起来:“meimei从今往后就是县主了,咱们又是姐妹,今后见面行家礼就好了。”又见黛玉神情凄苦,心知她是为父母兄弟之死痛恨不平,心中喟叹,人不能活在过去,总要往前走才是,遂细细劝慰黛玉:“虽说姑妈姑父去的冤枉,如今总算是善恶有报,恶人得诛,也算是可以告慰姑父姑母地下英灵了。林家爵位香火还等着meimei延续,meimei还要自己珍重才是。”

    然后,英亲王妃亲自进宫认下义女,然后,黛玉跟着王妃去了英亲王府认亲,拜见义父英亲王,会见了义兄英亲王世子,义妹福慧县主。

    王府中人各自都有表礼奉上,黛玉也有回礼,俱是按照宗人府的规矩来办,无须赘述。

    英亲王府对于收下黛玉这个义女,可是做了充分准备,黛玉在王府有单独的院子。

    黛玉本无心思,却一样爱上了那院中青青碧碧千竿翠竹,匾额却是王妃亲手所题:潇湘馆。

    消息传回宫中,正喝着乌鸡汤额迎春差点呛了,震惊之余,心中暗揣,林meimei住了潇湘馆,莫不是薛宝钗在忠义郡王府居所也叫蘅芜苑?

    忠义郡王府在宫中几乎就是禁忌,一般人等不敢提说忠义郡王,也从来不敢议论忠义郡王府之事,事故,迎春无从打听。不为了这等无聊之事,迎春也不愿意麻烦锦鲤,知道按下好奇心。

    回头却说黛玉,自从得知父母兄弟亡故并非患病,乃是被人谋害之后,黛玉边闷闷不乐,终至卧病,虽有紫鹃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