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4节 (第2/3页)
去散步,迎春品茶赏雪,不消一刻,储秀宫就忙忙碌碌开始去御花园集合。这边尚不及布置妥当,迎春这里又换了花样了,带着龙凤胎作者暖轿往宁寿宫请安商议去了。 这般折腾跟风,一直到太上皇梓宫一如陵寝之中,储秀宫一群美人,尚未有人折腾到皇帝跟前去。 随后,乾元帝致力于政务。他决定遵从太上皇一命,不摘忠顺王脑袋,只将忠顺王发撇发配岭南了事。 活不活的下去,但看各自本领了。 只可惜,忠顺王没有走到岭南,他途中病倒,刚刚进入岭南瘴气之地,不过三日,便一命呜呼。 消息传回,乾元帝整在书斋翻看大臣们奏折,闻听忠顺王竟然死了,一如迎春一般无法置信。实在是从小到大,忠顺王给乾元帝使了多少绊子,是书房,在演练场,忠顺王无处不在骑着乾元帝头上,甚至在太上皇面前,也比乾元帝更有面子。一旦两人争都,倒霉的总是乾元帝。 御书房中,一般是宗室替皇子挨板子,忠顺王就有把握让乾元帝这个不受宠爱的皇子替他挨板子。 这样一个狡黠至极家伙竟然死了? 惊愕之后,乾元帝忍不住笑了,嘴巧翘起如同上弦月芽儿。 心情愉悦的乾元帝终于发善心了,命忠顺王女眷原地返回,在城外吴家庄给一座三百亩小庄子,忠顺王府女眷在极度恐慌之后,终于有了立锥之地。 只可惜,满府女眷,男丁除了外套的世子,余者,一滴不剩了。 再之后,乾元帝开始清除忠义郡王一系。 冯紫英开始深挖根源,将之前东宫任职之人悉数派遣去给太上皇守灵。 不想这一清除,皇宫太监宫女嬷嬷竟然少了泰半。 乾元帝顿时惊出一身冷汗。 他从前只是只道太子兄长暴虐孤僻,不爱说话,谁知道,太子的爪牙竟然铺地毯一般遍布皇宫。 自己当初险胜,实在不易啊! 一贯致力于要做明君的乾元帝决定彻底铲除忠义郡王的残余党羽。 按照冯紫英的消息,锦衣卫跟内卫之中都有忠义郡王派遣的亲信,目的在于详细掌握皇宫东厢,方便他起事。 只可惜,时也命也。 忠义郡王诸多安排让其自食其果,竟然成了压垮他生命最后一根稻草。 也成了他谋反的干证。 忠义郡王一系落马,空出大量的肥缺与要塞位置。 比如扬州知府,两省巡抚,道台学政。 三月初三,女儿节,虽然宫中不办宴会,乾元帝却来给太后娘娘磕头。恰逢迎春在侧,遂一笑:“陪都将军出缺,爱妃家里可有适当人选推荐?” 迎春微愕之后,迅速摇头:“臣妾家里老将已老,幼年有待磨练,实在不堪重负,还请圣上另请贤明。” 乾元帝若有所思,盯了眼迎春:“贾侯爷就很不错,贵妃的那个兄弟,二房贾环呢?” 第143章 贾环?迎春心下微愕,贾环比探小一岁,今年才十五岁,沾了海疆战役之光,白得了个正六品武职,跟人家那些从战场上成长起来将军无可比拟,无论贾琮还是贾环又或是贾兰,纵然在锐健营历练了两年,若是提升做个千户,还可说的,陪都将军可是正一品。 贾琏眼下的武功以及人脉关系,或可一试,只是荣府在京都的根基离不开贾琏。 迎春睨眼乾元帝的笑颜,乾元帝这是说笑呢?还是想被人骂作桀纣呢? 迎春心中一嗤,纵然乾元帝想做桀纣,自己不愿意被人当成妖孽呢。 遂肃身一笑:“感谢圣上如此眷顾臣妾娘家,只是,陪都可是京都的大后方,龙兴之地,又有老祖宗的神邸与根基,实乃至关紧要之地,非德高望重之人不能守护,故而,臣妾以为家里几位兄弟难当大任,还请圣上另立贤能。” 乾元帝闻言挑眉一笑:“母后,您的话不错。” 太后娘娘笑得快活极了:“嗯,皇帝这话不对,应该是迎丫头人品不错。” 乾元帝额首微笑:“嗯,果然当得起公正无私。” 迎春抿嘴一笑:“圣上您这话可是称赞错了,臣妾心里也有偏私呢!” 乾元帝心情十分好:“哦。说来听听!” 迎春道:“若说独当一面,臣妾的兄弟们稍显稚嫩,可是论忠心热血,他们丝毫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