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4节 (第3/4页)
着两把紫草,愣愣看着她,脸上涨红,狼狈不已。 “丹参!”夭绍佯作恼色。 男童张了张口,再无先前对答的镇静从容,结结巴巴道:“我……我和白芷斗、斗草,不小心……弄乱的,马上就收拾好。” “是,马上就收拾好!”白芷亦跟着说,看着夭绍,滚圆的眼睛扑闪扑闪,神色极其认真。 夭绍哭笑不得,扶额道:“罢了,今日夜黑难辨诸草,明日一早我自来收拾,你们去别处玩儿。”又看了看那两个尤自发怔的小童,叹了口气,落下窗扇,转身走去书房。 . 书房中,沐奇正站在西侧墙壁前,一手捧着茶盏,一手拉开墙壁上悬着的一幅战图,仔细端详着战图遮掩下的那幅山水画卷。 夭绍提步而入,笑道:“这是宋渊先生原先挂在这里的画,阿彦前几日待在竹舍养病,放心不下战事,便将战图悬在此处,日夜参详。”解释至此,她叹了口气,语中微有无奈:“他心中只有战事,以往若是见了这样的山水图,如何舍得让它这般藏蔽暗处,如今竟一眼也不顾。” 沐奇笑着放下战图,转身道:“郗公子关心战事自是应该的,这可关系到家国社稷、万万人的性命,岂可等闲视之。” “若他的心思只这般简单,那我也无甚担心的了,”夭绍轻轻笑了笑,展臂道,“三叔坐吧。”待二人坐定,便问道:“三叔何时来的?” “与钟晔一道出军营的,”沐奇笑道,“只是不想与他撞上,绕了路来静竺谷的。” “原来如此,难怪出谷时我也不曾见你,”夭绍一笑,看着他,“三叔入夜来找我,想是有事?” 沐奇道:“无甚要事,小侯爷几日不曾见郡主,在军中他又离不开,因此嘱咐我来看看郡主,说今日天中节,让郡主莫要忘记喝些蒲酒。” 夭绍微笑颔首:“我知道。”目光柔和,想了想,说道:“我做了菘菜鳝鱼羹、脯酱炙白rou,都是他爱吃的,你待会带回营中罢。” 沐奇点头应下,放下茶盏,却不辞行,踌躇一番,轻道:“有件事,我想告知郡主。” “何事?” “我今日接到了太傅的信函,”沐奇缓缓道,“他说已为我在军中谋得官职,任职文书与官印已在途中,让我从此留在小侯爷身边,以为辅助。” 夭绍闻言稍愣,却也无谓多想,笑道:“七郎如今勇虽足,谋略却是稚嫩,正缺三叔这般可堪军师的人指引,阿公想得极是周到。”话说完,方觉沐奇神色怪异,望过来的目光深远晦涩,似有它意,不由怔了怔,“还有何事?” 沐奇低眉垂目,轻轻叹了口气,慢慢道:“太傅信中道,与荆州战事拖至如今胜负难分,远超朝中预料。如今朝中促战声渐盛,想来不过几日,便有旨意促三军速与殷桓决战。太傅嘱咐道,此战虽难,但小侯爷今后若要提领一方,务必要于此战中建立功勋。又道,以殷桓在荆州的多年根基,一战绝不能摧毁荆州军,纵使战胜,荆襄十三郡地大人多,怕难以齐心归顺,须得一番时日方能清除殷桓余党,决战虽求速成,人心归拢,还要按部就班,不可cao之过急。” 夭绍微笑道:“此话阿彦也说过。” 沐奇神色不动,继续道:“太傅还道,决战之后,让小侯爷继续留在荆州,请郡主与郗公子先回邺都。” 夭绍道:“为何?” 沐奇看了她一眼,慢吞吞道:“一为郡主擅留北朝、数次违旨请罪;二来,让你与郗公子早日回邺都完婚。” 夭绍赧然一笑,轻声道:“此事并不急……”忽觉不对,话语顿住,看向沐奇,“阿公他的意思是――” “是,”沐奇又垂下眼帘,“恕我妄自揣测,九年前的祸事虽未牵连谢氏一夜颠覆,太傅怕也因此寒了心。东朝建国百年来,谢氏虽为朝中贵胄,长盛未没,然时至今日,无一朝有自己的藩镇根基。先前我二哥本在徐州经营多年,但如今郗公子归来,北府士卒的心,自始至终均向郗氏,徐州迟早拱手归还。而今东朝诸州皆有主,只荆州情势莫测。殷桓一旦落败,荆州无人提领,此地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江襄,西通巴蜀,自古便为强藩巨镇,因控带怒江上游,更是邺都咽喉。若谢氏能藉此机遇以荆州为根基,进退再无虞患。太傅的意思,是让郡主略谏言郗公子,请他在决战后于教化荆州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