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1节 (第3/4页)
。” “劝降?”殷夫人尖声笑道,“袁禁却比陆宁忠心多了,这样拙劣的离间计,岂能瞒我?” “夫人明鉴!”郎将连连叩首,“末将不敢有半句妄言,北上的路上,北府军前锋大将谢粲已率精兵五千人,逼近房城外百里。就算袁将军不肯降,谢粲也会死攻房城,且北府兵大军于后,殷夫人若不早日领兵出城相援,房城危矣。” 一口气说尽,惊喘阵阵。那利剑的寒锋近在寸毫,郎将面色如土,不敢妄动一分。良久,惊光掠过眼前,长剑入鞘。眼前但见深衣飘动,脚步渐远。那素淡的香气连带着惊魂的杀气终于消散,郎将双目一闭,抹了抹满额汗珠,失力瘫倒在地。 . 前庭事态突变,一场风雨呼卷而过。殷夫人步入内庭时,目望楼阁深深,静立许久,才收敛住杀气激越的心神,步入凤鸣轩中。 “湘儿醒了么?” “未曾,”轩中侍奉的侍女轻声道,“不过公子一早就起来了,正为女君熬药。” 殷夫人点点头,轻步走入里阁。四壁窗纱皆卷,轩外细雨疏疏,湿气微染室内。殷湘卧在榻上,睡颜深深,眉梢眼角隐带柔和笑意。外间廊檐下,韩瑞正轻摇蒲扇煮着药汤,见殷夫人进来,忙起身揖礼。 “我来看看湘儿,”殷夫人对他颔首,目光慈蔼,坐在榻旁,指尖轻抚殷湘的面庞,“湘儿脸色好看多了,伤势恢复也极快,幸赖你这些日子的照顾。” 韩瑞淡淡一笑,不语,转过身,将炉中火势减弱了些。 殷夫人起身走到廊檐下,看着轩外雨色,沉默半晌,忽道:“昨日苏汶自上庸送来了密报,粮草已夺,正启程南下。” 韩瑞怔了怔,而后低头一笑,道:“恭喜夫人。” “你还不肯唤我一声娘亲?”殷夫人回首望着他,静默片刻,长叹一声,“罢了。” 韩瑞抬首,右眸光泽幽柔,端详殷夫人的神色,轻声道:“苏将军既是得了粮草,夫人为何还看起来心事重重?” 殷夫人愁容满面,苦笑道:“粮草虽得,城池却失,此时此刻,只怕北府兵已夺下洞庭,倾军西进了,江陵城如今几乎是孤城一座,我如何能够不忧?” 韩瑞温和道:“江陵城南尚有房城,城北也有景城,二城为佐,怎是孤城?且前几日夫人已着退路,将江陵城中粮草辎重俱运至景城,倘房城不幸失守,北府兵围攻江陵,景城有粮可救。” 殷夫人摇头,道:“房城与江陵互为犄角,断不可失。只是如今东阳侯谢粲已引精兵伐至房城下,若不尽快将他逼退,待北府兵大军沿江北上,两军合围时,我们就无任何优势,徒守空城了。” 韩瑞道:“如此说来,夫人要引兵救援房城?” 殷夫人沉默,良久才道:“救援是必行之策,只是我心中另有二事未定。一者,我若出城,谁来守城?二者,房城袁禁虽说对贺阳侯向来忠心,但与陆宁也是私交深厚,如今陆宁已降,且有密信传与他,袁禁心志是否丝毫未变,我却不能确定。” 韩瑞想了想,轻声道:“第一件事,韩瑞身负重罪,不敢擅自请缨。至于第二件事,韩瑞或可前去房城,为夫人一探确实军情。” 殷夫人面容欣慰,微笑道:“你素有急智,心思缜密,有你前去,我自当放心。” 韩瑞笑了笑,由此不再言,垂手将炉中煎好的药倒入碗中,以薄纱覆盖,回阁中再望了一眼殷湘,便穿了斗篷,带上斗笠,疾步而去了。 “母亲……”听那脚步声远去,殷湘缓缓睁开眼,目中水雾迷蒙,看了眼窗外风雨,再望向廊檐下的妇人,轻轻叹了口气,“你何苦要这样试探他?但若袁禁有一丝反心,他便必死无疑。” 殷夫人目光深远,淡淡道:“袁禁不会反。” “那你……” “傻孩子,你竟还不明白?”殷夫人柔声叹息,“我领兵出城时,这府中断不能有任何心机叵测之人。”她看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