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7节 (第4/4页)
宫与承庆宫相距不远,萧少卿隔水望了几眼那边的殿阁,笑道,“许久未见她了,她好么?” 沈伊没心没肺地道:“她吃喝不愁,受尽万千宠爱,有什么不好。” 萧少卿低头微笑,点点头:“也是。” 沈伊斜眼睨他:“阿彦没与你一起进宫?” “怎么他还没到?”萧少卿皱了皱眉,“他午后离宫时有些迫不及待,我还以为他急着回府换朝服,赶来宫中见夭绍。” “他可不是一心顾念儿女情长的人,想来是被什么事绊住了,”沈伊用白玉箫拨弄水波,让叼住自己袍袂的水鸟飞离,又道,“我刚自承庆宫来,夭绍还在为太后梳妆,应该是不曾见过他。” 萧少卿望着暮色下愈见深凝的湖色,却是若有所思了片刻。回过神来,抬眼正见沈伊目光灼灼地盯着对岸轩阁,脸色不复方才清闲,嘴中哼哼地道:“一天到晚都是乌袍覆身,穿得像个乌鸦般,偏行事上飞下舞地不安份,倒像凤凰孔雀,让人眼花缭乱得讨厌。” 萧少卿忍笑道:“谁人这么不长眼竟惹了沈大人的顾忌,引你如此恶舌?”转过头,只见那边轩阁中华衣拥簇、喧闹非常,而阁中被诸人众星拱月环绕着的男子-- 萧少卿略略一怔:“苻子徵?他也奉旨入宫了?” 沈伊翻眼:“得知你们今日回来,他恰提前一天递上北帝国书,时机掐得正准。” 不管沈伊语中另有何意,萧少卿淡淡一笑,却似是无动于衷地掉回视线,对着沈伊扬了扬眉:“听说明宓也住在承庆宫,我还以为你会为此事茶饭不思,如今看来,却好像逍遥其中?” “你就不知道我要故作镇定的苦,”沈伊长叹,慢条斯理地收起玉箫,想起什么,又似笑非笑地望一眼萧少卿,“你得意什么?难道你以为这一战打完之后,你还能得置身事外的自由么?我这几日常听小夭在太后面前说起江州有个奇女子,叫做苏琰的。你久居江州想必也认识的,是不是?” 萧少卿笑容僵在唇边,沈伊扳回一局,得意之下自不愿放过这等赏心悦事,添油加醋地道:“你肯定认识的,夭绍说苏姑娘是你的军师,女扮男装,常年随你左右,官至刺史别驾。太后对她也颇有兴趣,正和我母亲商量着何时宣入宫中瞧一瞧,看看是怎样不输须眉的巾帼颜色。” “夭、绍--”萧少卿咬了咬牙,面色有些发白,神色似怒还恨。 沈伊一时欢乐得只想放声大笑,待要再语,却见萧少卿目光如冰剑,冷厉扫过自己的面庞。沈伊这才想起某人在此事上素来心胸狭隘得开不起玩笑,情不自禁一个寒噤,忙道:“冤有头,债有主,这是小夭惹得祸,别怪我。”夺过酒壶,大笑着逃之夭夭。 . 虽则正被人在背后嚼耳根,夭绍却一无所觉,为沈太后梳妆完毕,奉上宴前最后一碗汤药,看着侍女们环拥沈太后去了凝桂殿,她才松懈了精神,疲累地在栏杆上坐下。 天色已暗,夜幕遮蔽山川,晚间的微风终于褪去了白日的燥热而多了份宁静清爽,夭绍愣愣看着栏杆下水流哗然的沟渠,思绪远去,不知所想,半晌,才慢慢地叹了口气,起身走往自己的寝殿。 不想殿前正等着萧祯的近侍许远,见到夭绍的身影疾步迎上:“郡主怎么才回来?” 夭绍诧异道:“许公公何事找我?” 许远道:“陛下宣郡主前赴晚宴,说:这些日子郡主照顾太后辛苦了,虽不求赏赐,却也不要拒绝朕的好意。” “赴宴?”夭绍怔过稍瞬,想到方才的怅然若失,终于明白出心中牵挂何在,未有犹豫,俯身一礼,“夭绍谨遵圣意。”入殿换了宫装,束起高髻,又让侍女在自己眉心点上花钿,这才出殿跟在许远身后,前往凝桂宫。 戌时方过,酒宴伊始,凝桂宫中灯火明灿,乐声隆盛。萧祯携沈太后也才刚刚入殿,群臣正齐齐起身举杯敬献祝词,觥筹交错间,无人瞥见自殿侧门内进来的许远和夭绍。 一巡杯尽时,正是侍女们上前添酒的时候。许远穿梭翩跹彩衣间,将夭绍领到殿右次座,默默看一眼她身旁仍空着的位子,躬身道:“郡主,请入席罢。” 夭绍不想也知身旁空位该属谁人,蹙了蹙眉,悄声对许远道:“公公,帮我去殿外瞧瞧。” “郡主放心,奴知道要怎么做。”许远低低叹了口气,佝偻着腰,再次悄无声息越过人群,闪出殿外。 夭绍心中惴惴难安,总觉要发生什么事情,或将是自己不能预料的。忐忑坐下,勉强镇定着倒了一杯酒,心绪尚未完全稳住,又在抬头时不经意碰触上方一人的目光时而方寸大乱。 沈太后将她惊惶的神色看在眼中,声色不动,趁着建安王上前敬酒的瞬间,移开视线,举起杯盏雍容一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