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3节 (第2/4页)
官扰得兴致泱泱,苦笑着道:“你是不是也不能理解朕为何这么做?” 云濛叹息道:“陛下心中已有宏图。” 萧祯道:“朕已昏聩十数年,若再错失良机,朕既无颜于天下,更无颜于列祖列宗。不过,朕可以援助北朝,但你云阁今后若有物资粮饷北上,朕也一概不会过问。”他顿了顿,问道:“云濛,你明白朕的意思么?” 云濛抬头看着萧祯,许久,方道:“明白。我会照做。” 沈伊回府后闻得沈峥辞官的事大惊,正要去后庐见过父母,绕过浅池时却望见不远处廊檐下素裙清冷,心中顿时一凛。舜华静静望着他,沈伊张了张口,想说什么,偏偏哑然无声。想是日光太过耀眼,那双素来慈爱的双眸在廊檐的阴翳下愈发地深暗无温。 “如果为解开上一个结最后却是这样的做法和手段,那你和你的祖父真的很像,”舜华将目光从他脸上移开,望着北方道,“那个地方,那些人,你们总想要利用他们,却最终都被他们挟制。伊儿,我希望你能好好再想想。” 沈伊道:“母亲有更好的方法吗?请教导我。” 舜华道:“如果我让你不要多管闲事呢,你肯听吗?” 沈伊不语,看着廊外一丛几近凋萎的蔷薇。 “我和你父亲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挡你的路。”舜华叹了口气,转身离开。 . 七月二十五日,沈伊接到圣旨,受命为督运东朝粮草北上的使臣,将于次日先行前往安风津负责清点粮草数目、统筹北上船只等诸事。当日在官署交接政事至深夜,二十六日一早,沈伊单骑至谢府,辞别夭绍。 时近成亲之日,谢府上下处处红绫飘动,彩灯高悬。沈伊观望满园欢色,无尽喜悦。只是脚下每走一步,心中踟蹰即少一分,也明白往日发生于此间的欢笑无忌也就这样清清楚楚地流逝了一分。 走到月出阁外,一缕红绡纠缠上他的手臂,他脚下顿了顿,握着红绡静望半晌,终松手放开。 园中侍女裙裾飘动,穿梭如云,地上摆放的都是宫中赏赐的成亲物事,正打包归类,放入绵连成队的马车中。 “这岂是郡主出阁的陪嫁,公主下嫁,也不过如此了。”沈伊感慨道。 有侍女见他到来,忙弯腰行礼,又欲上楼向夭绍通传。 沈伊拦住她道:“我自己去。” “这--”侍女迟疑稍瞬,恭顺低头,“是,沈公子请。” 沈伊转身入楼,楼中不同楼外,清静幽寂,一如往常,唯几缕琴断断续续地飘出。 “什么时候了,你还有心情弹琴?”沈伊寻音至书房,推门而入。 “你怎么来了?”夭绍惊喜,然目光在他随手携来的礼盒上略略停留后,便低下头慢条斯理地用轻纱擦拭案侧的琴盒,不再言语。 沈伊在她对面坐下,见她神色冷淡,始终只注视着手下的琴盒,不免有些讪讪:“怎么不说话?不高兴么?” “说什么?临别送行的话么?”夭绍将擦拭干净的琴盒收起,“憬哥哥奉旨不得不去荆州上任,如今看来,伊哥哥也有不得已的苦衷,等不到二十八日,就要离开了。” “我也是奉旨……”沈伊轻抚携来的贺礼,忽然不知从何说起。 夭绍不忍他在沉默中愈发为难的神色,轻声问道:“是非去不可的事么?” 沈伊注视着她:“非去不可。” “那何时回来?” “说不定。”沈伊瞳仁微微一缩,侧过头,掩袖喝茶。 夭绍至此倒是不再强求,笑了笑,柔声道:“我知道了。你诸事小心。” 闲话盏茶时间,沈伊碍于有命在身,不得不辞别而出。夭绍留在室内并不送行,沈伊却感激她此刻的了解,省却了他额外的牵挂和伤感。只是驻足廊外时,望着眼前日光明帜,栏杆上的绛色彩带飘出血一般的殷红之色,满心强作的欢喜还是被漫溢的悲凉击溃成空。 . 夭绍站在窗旁望着沈伊离去,想着他非同小可的异常神情,难免不担心。一时望着阁外青天,只恨不能让在东山祭祖的郗彦立即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