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之全球领主_第二百五十二章 数据试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二章 数据试验 (第2/9页)

骨骼也是,直接进行数据分析。

    吼!

    吼!

    吼!周围有不少的嘶吼声,刘锋已经对这丧尸头目进行了全方位的数据收集,样品收集。

    周围的丧尸不断的发出嘶吼声,刘锋飞起来,直接把这丧尸头目的尸体丢在一块比较空旷的地面上。

    一头巨大的丧尸,匍匐在地,一下子冲向了这尸体。

    砰砰砰!

    一个楼顶上,布置了一台四管的自动警戒设备,这是地球上研究出来的自动防御系统。

    其实本身这个系统在世界变化之前已经有了,只是还不怎么成熟。

    而这次有了新的系统,新的硬件软件,才趋于成熟。

    刘锋布置了五个这样的系统,用来测试系统有没有问题,系统是通过合成扫描系统,形体扫描,红外扫描,以及动态捕捉,数据计算等等。

    五个警戒机枪有个逻辑顺序,目标出来之后,视野最好的一个优先攻击,如果在两秒之内并未击杀目标。

    那么第二个警戒机枪就辅助攻击,第二个如果两秒没有击中目标,那么就第三个警戒机枪开火。

    这是系统逻辑计算,刘锋需要的是在实战中进行数据收集,有什么问题是别人的事情。

    五个自动警戒机枪,不断的打出一枚枚口径达到了40毫米的类似高炮子蛋。

    40毫米的高炮究竟有多好呢,地球上二战时候有名的40mm博弗斯速射炮,现代都还在使用。

    博福斯40毫米高射炮,是瑞典著名的博福斯军工厂设计制造的一款高射炮,也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以来世界很多国家最主要的中口径地面防空火炮。在它大展锋芒的二战时期,由于瑞典保持中立,所以无论是同盟国还是轴心国,都通过直接或者间接采购的方式购买了大量的博福斯40毫米高射炮,甚至用抢的。不因为别的,主要是因为这款高射炮实在是太好用了。瑞典军方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曾经采购了一批英国的二磅海军炮,但是它们如果作为防空用高射炮,在武器技术日新月异的当时已经不太适合,火力已经开始沦为劣势。

    所以从1928年开始瑞典军方和博福斯签订了一项合同,开发一款口径和英国二磅炮(40毫米)类似的防空武器,于是一款从上方装蛋、侧面退壳且结构稳定的速射炮得到瑞典军方通过,每分钟射速最快可以保持在130发上下,通过40毫米口径已经可以给敌方空中力量予以很大的威胁。随即1933年版本的博福斯40mm m/32版本开始生产,但真正将这款防空武器推上神坛的,是其重要量产版本——博福斯40mm l/60和博福斯40mm l/70。高射炮倍径的加大所带来的最大改变,就是炮口初速、射速和最大射程的直接提升,据瑞典军方测试,最优异的l/70版本可以以每分钟330发的射速对最远距离达13千米的目标发动快速射击,且炮口初速就l/60版本的0.81km/s提升到了1.012km/s,这相当于接近3马赫,但是需要注意,l/70版本在1947年开发,属于战后版本,并没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得以使用。

    虽然博福斯40毫米高射炮同时向轴心国和同盟国两方出售,但德国反倒得到了博福斯生产商的较大青睐,这主要原因是博福斯的三分之一股权已经被德国的克虏伯收购,德国也间接向瑞典提供了先进的冶金和制炮技术,你可以从博福斯40毫米高射炮上看到部分flak 18高射炮的影子,虽然至今都无实质证据证明德国曾经对瑞典予以过援助。博福斯40毫米高射炮最早被提供给英国生产制造使用,但英国二战的军工生产受到德国打击,所以更多的博福斯都是由号称“民~主国家兵工厂”的美国生产的,在整个二战期间,仅美国克莱斯勒就生产了6万支博福斯40mm l/60和近百万发蛋药。实现这一壮举的克莱斯勒,通过向全美国12家克莱斯勒分工厂和2000个承包商来分派任务,分别执行组装和零部件生产,你每天都能看到数之不尽的博福斯从生产线上诞生,它们也成为了德国空军最大的梦魇。当然美国也不傻,也不愿意给瑞典人付高额授权使用费,美军也开始以博福斯40mm l/60为模板,仿制自己的37mm m1高射炮,但定型于1938年的m1始终性能一般,远无法和博福斯较量。当瑞典的l/60已经被搬上美国“大黄蜂”号航母开始打日本战斗机时,m1还在逐渐配发海军陆战队。美国在二战期间,专门变着法子玩博福斯40mm l/60,他们将高射炮装在m24“霞飞”底盘上,打造成m19防空车;装在m4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