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2章 问拳之前便险峻 (第13/15页)
笑着安慰道:“在剑气长城,确实言行忌讳颇多,你切不可依仗自己是太徽剑宗剑修,还是刘景龙嫡传,便妄自尊大,只是在自家府邸,便无须太过拘谨了。在此修行,要多想多问。我太徽剑宗弟子,在修行路上,剑心纯粹光明,便是尊师最多;敢向不平处一往无前出剑,便是重道最大。” 白首愣在当场,这与想象中那个一言不合就要摆剑仙架子、宗主气势的韩槐子,实在差了十万八千里。 刘景龙笑道:“这会儿应该大声说一句‘记住了’。” 白首赶紧说道:“记住了!” 刘景龙无可奈何,以前就没见过这么听话的白首。 韩槐子忍住笑,与那少年打趣道:“记住个什么记住,不用记住,年纪轻轻的剑修,哪里需要刻意记住这些大话。” 白首都快给这位宗主整蒙了。 韩槐子领着两人,一起走入甲仗库大门,说了些这座宅子的历史,曾经有哪些剑仙居住于此,又是何时战死、如何战死的。 白首便肃然起敬,不由自主放慢了呼吸与脚步,因为少年只觉得自己的每一次呼吸,每一次脚步,仿佛都是在打搅那些前辈剑仙的休歇。 韩槐子悄然看了眼少年的脸色和眼神,转头对刘景龙轻轻点头。 一名故意以自身拳意牵引剑气为敌的年轻女子,脚穿麻鞋,身着赤衣,满头青丝,绾了个干脆利落的盘踞发髻,只背了个装有干粮的包裹。 她没有径直入城,离墙根还有一里路途,便开始狂奔向前,高高跃起,一脚踩在十数丈高的城墙上,然后弯腰上冲,步步登高。 距离城头数丈时,一脚重重踩踏墙壁,身形蓦然跃起,最终飘然落在城头之上,然后往左手边缓缓走去。 按照曹慈的说法,那座不知有无人居住的小茅屋,应该相距此地不足三十里。 一路行去,并无遇到驻守剑仙,大小两栋茅屋附近,根本无须有人在此提防大妖袭扰,也不会有谁登上城头,耀武扬威一番,还能够安然返回南边天下。 因为有那位老大剑仙。 她突然皱了皱眉头,察觉到对面城头之上,有极重剑气。应该就是那个传闻中的大剑仙左右——一个出海访仙之前,打碎了无数先天剑坯道心的怪人。 当她越发临近茅屋的时候,发现在自己前行的路线上,还有位瞧着年轻容貌的剑仙,已经转头朝她望来。 她依旧向前而行,瞥了眼不远处的小茅屋,收回视线,抱拳问道:“前辈可是暂住于茅屋?” 魏晋笑着点头,说道:“你要是不介意,我这就搬出茅屋。” 她点头道:“介意,所以前辈只管继续借住。” 她停下脚步,盘腿而坐,摘下包裹,取出一只烙饼,大口嚼了起来。 魏晋笑了笑,不以为意,继续闭眼修行。 女子吃过了烙饼,取出水壶喝了口水,问道:“前辈可知道那位来自绍元王朝的苦夏剑仙,如今身在城头何处?” 魏晋睁眼,道:“约莫七百里之外,便是苦夏剑仙修道和驻守之地。如果没有意外,此刻苦夏剑仙正在传授剑术。” 女子点头道:“谢了。” 她背好包裹,起身后,开始走桩,缓缓出拳,一步往往跨出数丈,去往七百里之外。 其间遇到一只巨大金色飞禽破开云海,阴影笼罩城头,如昼入夜,金色飞禽落在一位白衣剑仙身畔,落地之时,便化作麻雀大小,跃上剑仙主人的肩头。 有剑仙身姿慵懒,斜卧一张榻上,面朝南方,仰头饮酒。 女子只是看过一眼便不再多看。 剑仙苦夏坐在蒲团上,包括林君璧在内的众多晚辈剑修正在闭目凝思,呼吸吐纳,尝试着汲取天地间流散不定、快若剑仙飞剑的精粹剑意,而非灵气,不然就是捡了芝麻丢西瓜,白走了一趟剑气长城。只不过除了林君璧收获显著,哪怕是严律,依旧暂时毫无头绪,只能碰碰运气。其间有人侥幸收拢了一缕剑意,稍稍流露出雀跃神色,一个心神不稳,那缕剑意便开始翻江倒海。剑仙苦夏见状祭出飞剑,将那缕极其细微的远古剑意,从剑修人身小天地内,驱逐出境。差点就要伤及大道根本的年轻剑修,面无人色。 剑仙苦夏以心声与之言语,声音沉稳,帮着年轻人稳固剑心,至于气府灵气紊乱,那是小事,根本无须这位剑仙出手安抚。 能够从众多绍元王朝的年轻俊彦当中脱颖而出,赶赴剑气长城,若是连这点事情都摆不平,那么明天就可以离开孙府,返回倒悬山,老老实实待在那边等着同行众人了,反正梅花园子,一向待客周到。 剑仙苦夏突然站起身,转头望去,认出对方后,这位天生苦相的剑仙,破天荒露出笑容,转身迎接那位女子。 不管这位喜好游走江湖的晚辈,在外用了多少个化名,或是习惯被人称呼为什么,在她家族的祖师堂谱牒上,是个与脂粉气半点不沾边的名字——姓郁,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