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2节 (第2/3页)
一个案几,那老妪惊惶地看着他:“狄郎……狄郎……你怎么了?” “我怎么了……”獾狄揪住了自己的头发,圆瞪了双目看着地面:“我早该知道的……中原那个汉王,把獾狁的头送去给了meimei的时候,我就该知道的!” 那老妪面目上流下了热泪,她走到他身前,爱怜地将他揽入了怀中:“狄郎……” 獾狄全身一个激灵:“不要碰我!” 那老妪道:“你若是生气了,打妾、罚妾都行,别自己气坏了身子。” 獾狄用力将老妪一推,只听嘭的一声,那老妪被獾狄推得摔倒在地。獾狄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忙上前几步,睁大了眼睛。他跪下身子去,先是摇动着她的双肩;再是呼唤她,叫她,她却再也没有醒来。 獾狄在床上病了整整一个月。他病得床也下不了,甚至连埋葬她,他都没能亲自到场。 可是他的军队已经等不及了,浩浩荡荡的戴甲骑兵一队接着一队地开出了右贤王的驻地,向朔方而去。 而此番,戎公主经历征六部一事,威望大盛,赏有功、罚有过。怀歆将戎公主的赏赐重新分配,论功行赏于三千义军。然后一边将战报报给了古骜请功,一边盘算着右贤王来攻的日子,在心中微微地笑了:好戏,才刚刚开始。 第169章 很快,草原上的落日就被鲜血染红了。 哒哒的马蹄声响彻了空旷的原野,打破了戎地短暂的平静。 怀歆令那戎地的三千勇士,扮作戎公主帐下的武士,绕道右贤王后方家眷栖息的草原上,屠杀了右贤王所部妇孺两千人,怀歆命人将斩杀的戎人头骨一个一个地垒起,垒成了一座小山。令四野都飘荡满了冤魂与鬼泣…… 有一首歌谣唱着: “女主王,草原殇,牛羊遍野人断肠。” “尸骨干,血腥散,冤仇不报泪不干。” 右贤王部闻之,怒发冲冠,在原野上急切寻戎女王部决战,却不期遭遇了埋伏。一部分人突围而去,一部分人成为了前者的奴隶。但这并不是战争的结束,而仅仅是为这场旷日持久的草原血腥屠杀,拉开了序幕。 逐鹿之战,整整打了三年。 这三年间,怀歆因屡出奇谋,被擢为女戎王帐下国师;典不识因屡建战功,被擢为女戎王帐下第一勇士、第一武将;那三千精锐则沐着戎人的腥血,以戎地最精良的衣甲、补给打成了草原上的踏破山河的铁军。而汉王义军因多次率军派兵策应救援,与女戎王结为友盟。 与此同时,摄政王雍驰以‘汉王擅与戎人盟’为由,三次率虎贲、奋武二军北上袭扰,皆为虞太守君樊所率汉军骑兵御于北地之外,无功而返。 三年之后,这场让草原血流漂橹的争王之战,终于在两方力竭后,落下了帷幕。 右贤王獾狄自从乳母暴毙,身渐羸弱,志渐消沉……一个冬日里,他在逃亡的战车上吐血而亡。其部下取其首级,降于典不识紧随其后所率之追兵。 而女戎王部亦付出了血的代价,四大将军陨其三,包括东王与西王的生父。 经此一役,戎地人丁锐减,商道断绝,马匹损折,家破流离,人心俱散。 而此时的渔阳郡,却早已恢复了北方边贸重城的繁华,许多戎人为逃难纷纷舍弃了部族,在渔阳郡安下了家,汉王府为他们开办学校,教习汉文,改姓换服,学礼兴儒,凡考科举者,其家其族,与中原同胞一等视之。一时之间,渔阳城中,学汉文、习中原之礼成风。 如今的渔阳郡城,已比古骜初来时,扩建了一倍,人口繁蓄、农商两旺。 古骜走上城楼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样一番情形。 只见晚间的街道鳞次栉比,一支支闪耀着的明烛将夜色晕染得透亮,阑珊灯火;街上小贩声,热闹声,谈笑声,不绝于耳畔。 有人在街上问道:“听你口音,不是北人,你从哪里来?” 那人答道:“我从巨鹿郡来,我外甥参加了义军,知道这里不仅能考科举做官,建军功还能分地,谁不愿来呢?” 有人附和:“正是呢,我也是从南边来,听说北地不看人情,但凭本事。我虽生在世家,可男儿在世,谁愿意困守琼城,谁不愿意建功立业?北地气象万千,真有生机气魄!” “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