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进男频搞基建_第15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5节 (第2/2页)

婢记住了!”

    因皮棉量少,棉布产量还很低,楼喻没打算现在就推广。

    他让人用棉布给爹娘、大姐和自己分别做了两套亵衣。

    庆王和庆王妃穿惯了绸缎,乍一穿上棉质亵衣,竟觉得不比绸缎差,而且比绸缎要吸汗,穿在身上很舒服。

    “娘看啊,这棉布就应该多造些出来!”

    楼荃也赞同:“听说皮棉价格比蚕丝要便宜许多,阿弟是不是打算推广种植?”

    至于庆王,他在这种事情上向来没有发言权。

    楼喻点点头:“推广也得一步一步慢慢来,急不得。”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还是先搞点试验田吧。

    这次他没打算在王府田庄设置试验田,毕竟田庄的地力比新垦出来的地力强,还是拿来种麦子和土豆比较划算。

    鉴于新垦出来的地已经分配给新居民,楼喻不能强硬地让人家种棉花,遂又发布公告。

    公告说:世子殿下要尝试种植新的农作物棉花,打算征用一部分田地。每征用一亩,愿补贴农户三成。这三成依照去年庆州平均亩产来算。除此以外,种出的农作物,上交八成,剩余两成留作自用。

    农户们大多不认识字,楼喻便派小吏们去宣传。

    有人问:“要种什么庄稼?还能有麦子好?”

    他们大多挨过饿,麦子是他们的命根子,让他们不种麦子种其他东西,比要了他们的命还难。

    “上交八成?!这不行!”

    他们要是种麦子的话,秋收后只用上交七成!

    小吏解释:“不是会补贴你们三成麦子吗?”

    “那也不行!”

    他们要是种那什么棉花,最终只能得三成麦子以及二成棉花!

    谁知道那个棉花是什么东西?

    亏本的生意他们可不愿意做。

    大家都不愿意冒这个风险,这也在楼喻的意料之中。

    但也有人愿意冒着风险,只为追随世子殿下的政策。

    马贵是从外地逃难过来的。

    他在逃难路上就听说庆州接收难民,不仅给难民饭吃,还愿意给难民提供活计。

    他本来半信半疑,但看着面黄肌瘦的婆娘和刚出生半年的小女儿,他还是选择踏上前往庆州的路。

    他们一家三口,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抵达庆州。

    刚到庆州,就看到城门外有不少人排队。

    他问了人才知道,所有难民都得先登记拿到“身份牌”才能去领粮食。

    马贵忍着饥饿,抱着女儿,带着婆娘缀在队伍后面。

    等待的时间是相当煎熬的。

    马贵忐忑又激动地盯着前头越来越短的队伍——

    终于到他了。

    负责登记的小吏严肃问:“叫什么名儿?从哪儿来?家里几口人?跟你什么关系?”

    马贵一时没听清,根本记不住这么多问题,只呐呐道:“俺叫马贵。”

    “哪个地方的?”

    “桐州。”

    “她们是你什么人?”小吏耐心指着他婆娘和女儿问。

    “一个是俺婆娘,一个是俺闺女。”马贵老实道。

    小吏唰唰记下来,摸出一个木牌,在上面画了三道痕迹。

    前面两道长一些,最后一道只有一半长。

    “拿着,去那边领东西。下一个。”

    马贵晕晕乎乎朝着他指点的方向走去,那儿还是在排队。

    他又排了许久的队,这才领到东西。

    一顶小帐篷,一小袋麦面。

    逃难的百姓一般都会带上吃饭的家当,马贵也不例外。

    有了麦面,他们今天就能吃到东西了!

    他看向身旁的妻子,妻子竟已欢喜得哭了出来。

    到了傍晚,他们终于吃上了热腾腾的面糊糊。

    庆州真好啊!那些人没骗他!

    两人怀揣着对未来的希望,双双入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