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41节 (第2/2页)
还是一个不及弱冠的少年。 是个令人钦佩的对手! 史明称帝后,就开始大肆封赏下属。 封赏之后,又得解决那些朝廷官员。 有些官员骨头软,吓一吓就从了。 有的却是硬骨头,抵死不承认史明登基的合法性。 其中以太傅范文载和宁恩侯谢信为代表人物。 范文载一生清正,高风峻节,又怎会向反贼俯首称臣? 谢信同样宁死不屈。 史明气得想直接砍了两人了事。 有人劝慰:“范文载德高望重,门下桃李无数,若是直接砍了,那些文人门生恐怕会群起而攻之。” 史明的帝位本来就不稳,这么一来,直接激发天下人的不满,得不偿失。 史明强压怒气:“那谢信呢?他也不能杀?” “谢信已是废人,谢策同样是残疾,谢茂不过是个废物,陛下完全不必赶尽杀绝,不如留着他们,向天下人展示您的宽仁厚爱。” 史明本就心虚,自然想要个好名声,遂同意了。 至于其他官员,该杀的杀,该劝服的劝服。 史明第一次当皇帝,当然得享受享受当皇帝的滋味。 这种大权在握、所有人都阿谀奉承的感觉,让他如在天堂。 直到庆州檄文传来。 史明愣住了。 “庆州?”他问,“庆王世子很厉害吗?” 璇玑星君现在被封为武威将军,他出列禀道:“回陛下,微臣曾在难民口中听过,说是日子过不下去就去庆州,好像是庆州的难民政策很不错。” 史明也有所耳闻,但他根本不信:“那些难道不是骗人的?” 庆州接收难民一事,大家多少都有听说过,可真正相信的又有几人? 那儿又偏又远,除了真正走投无路的灾民们,谁愿意去? 是以,很少有人放在心上,只当一个笑话听。 但是现在,庆州世子胆大包天,竟公然发布讨伐檄文,骂史明和天圣教不过一群反贼,并号召天下有志之士加入讨伐反贼的队伍中。 这还得了? 这简直是在戳史明的肺管子! 史明气急败坏:“这个劳什子世子,赶紧派兵过去把他灭了!” “可是陛下,庆州离京城路远,咱们要是派兵过去,京城届时守备空虚,要是其他势力趁虚而入怎么办?” “是啊,陛下,咱们现在不能轻举妄动!” 各方势力都想将史明拉下马,却又彼此互相牵制。 而史明,同样不能擅动,只能牢牢守住京城,慢慢扩张势力,徐徐图之。 “那就没有办法了?”史明郁气满目。 被人骂了不能打回去,实在是憋屈啊! 而且这位庆王世子乃皇族血脉,要讨伐他确实在情理之中,史明都没有底气骂回去。 “陛下,您起兵举事,皆因正乾帝倒行逆施、荼毒百姓所致,您此举是为了给天下百姓讨公道,您所作所为皆顺应天理,何来逆贼一说?” 史明闻言,龙心大悦。 “那爱卿有没有法子为咱们正名?” “若是范文载能为陛下写一篇文章,想必天下人都会消除对陛下的误会。” 范文载可谓是文人团体中执牛耳的存在,若是他愿意写文章称颂史明,便会有诸多文人追随效仿。 史明闻言一喜,却又担心:“范文载一直不肯投诚,他又怎么会写文章称赞朕?” “他不怕死,难道也不顾范家所有人的性命?” 史明大喜:“好!” 范文载被囚禁在范府。 范家人丁不旺,范文载有一子,生性不爱读书,就喜欢钻研生意经,不顾家里反对,娶了个商户女,生了范玉笙。 这也就罢了。 谁料他儿子和儿媳出门做生意,不幸被流匪所害,只留下一大摊商铺和钱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