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92节 (第2/2页)
指望他们体谅咱们,要我说,再有下次,和离得了!我就不信咱们还能吃不上饭!” “和离哪有那么容易?他要是不同意,不捺印,咱们也没办法啊。” “凭什么男子可以单方面休妻,女子却不能?” “就是!” 就在这轰轰烈烈的社会思潮运动中,《庆州旬报》又出一期。 这一期的要闻,简直是晴天霹雳、惊愚骇俗! 就连庆州百姓都懵了。 要闻写道:自嘉熙元年五月初一起,庆州将全面废除“休妻”制度。 举国哗然,四海皆惊。 这可是传承了近千年的规矩,怎能说废就废! 东安王连老祖宗规矩都不顾了吗! 外头吵得再疯,庆州都是一片平静。 楼喻在庆州那可是神坛上的人物,说一不二,无人敢忤逆。 而且大多数百姓,本就没有休妻的想法,一辈子守着婆娘过活,休妻不休妻的跟他们没有半文钱关系,他们不在乎废不废除休妻制度,他们只在乎这个月能赚多少钱。 至于之前来庆州谋求出路的文人士子们,他们已经被庆州的风气同化了,也提不起反对的斗志。 反正他们没想过休妻,跟自己有什么关系呢? 楼喻没研究过“休妻”制度的历史,也不清楚这个制度存在的历史原因。 他只是觉得,所谓的“七出”不过是封建社会对女性的一种压迫,所谓的“三不去”不过是打个棒子再给颗甜枣。 其中“七出”中的“恶疾”犹让让楼喻难以理解。 妻子患了难以医治的疾病,就能以“不可共粢盛”的借口休掉,还能更搞笑一点吗? “不可共粢盛”就是不能参与祭祀。 制定规矩者认为妻子因恶疾不能参与家族祭祀,会对家族造成不便,遂可休之。 何其自私! 如此不公的制度还留着干什么? 直接废除! 废除休妻的规定一出,庆州女子只觉得心头畅快极了。 至少她们的婚姻生活稍稍有了保障,至少她们不会再像汪小花一样,因为莫名的理由被休弃。 楼喻没打算步子一下子迈得太大。 他只在庆州废除休妻制度,是因为庆州与其余七州不同。 在庆州,他是绝对的权威,无人胆敢置喙,废除休妻这项政策才能彻底落实。 其余七州还不到时候,单从社会风气上来说,就不及庆州开放包容。 八州修路工程如火如荼。 数万劳工在笔直平坦的道路上洒下汗水。 而这种建设模式,又滋生了其余岗位。 这么多劳工总得吃饭吧? 谁来做饭? 这种时候,八州闲来无事的妇人便派上用场了。 她们每日做饭就能拿到工钱,何乐而不为? 就算施工队每日只啃干粮,那干粮也得提前做好吧? 数万劳工,数万张嘴,这个需求量是极其庞大的。 八州的妇人们热情参与修路工程中,整日忙得不亦乐乎。 忙着外头的活计,自然就没办法cao持家务。 男人们就算心有不满,但看在工钱的份上,也只能忍下,开始学会自己做。 习惯都是可以养成的。 观念都是可以改变的。 等到他们发觉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接受了生活上的改变。 庆州之外的风雨,楼喻根本无暇顾及。 时隔两年,姚金所在的商队,终于给楼喻带来了好消息。 之前国内混乱,楼喻获得足够的棉花后,就没再让姚金去西域采购棉花和棉种,而是让他跟着沧州的海船,往南进行贸易,并搜寻新品种。 新品种可遇不可求,商队一直没有进展,直到这次商队归庆。 姚金恭敬地将匣子呈上楼喻桌案。 “禀王爷,此物是商队意外所得,请您过目。” 楼喻本来只是漫不经心地打开匣子,却在看到匣子里的东西时,顿时愣住。 这不就是红薯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