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进男频搞基建_第38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88节 (第2/3页)

成弊端。

    财政部和户部的问题,让只读圣贤书的朝臣们无所适从。

    楼喻饶有兴味地看着众人的神色,笑眯眯地问:“诸位爱卿可有良策?”

    众人:“……”

    陛下,您要是有良策您就说吧!

    “陛下,不仅是寄存点清点铜板容易出问题,其实寻常交易时,同样不方便。”楼荃继续开口。

    楼喻正色问:“怎么说?”

    “我大盛流通的货币以铜钱为主,若碰上大宗交易,还得用车拉钱,过程中极易发生损耗,而且清点款数同样耗费工夫,大大降低了交易效率。”

    “确实如此。”

    “还有,民间的交易量逐年增长,朝廷铸造发行的铜钱数量,已无法满足民间交易所需,可若是继续铸造钱币,对朝廷而言,亦是一个负担。”

    楼喻颔首:“所以说,咱们既要解决异地存取困难的问题,也要解决大宗交易的问题,还要解决大商户垄断、小商户难以生存的问题。诸位爱卿对此有无建议?”

    众人:“……”

    解决一个就已经够难了,同时解决三个,简直难上加难。

    有人便道:“既然是楼尚书和魏尚书提出来的,不如先听听他二人的意见?”

    众人皆附和。

    楼喻问楼荃:“财政部可有想出什么法子?”

    “陛下,臣以为,若是除去清点铜钱的麻烦,存取钱一事便可顺利解决。”楼荃坚定道,“追溯历史,百姓用于交易的货币并非一成不变,货币一直在根据交易的需求进行变更,既然如此,咱们也可以更改货币的形式。”

    一般等价物出现之前,人们都是以物易物,后来货币出现,民间还常用布帛、粮食作为交易的筹码。

    也就是说,从流通功能和支付功能来说,铜钱并非必须的。

    “如何更改?”有人不解,“不用铜钱用什么?”

    楼荃:“不知诸位大人可知寄存点的凭证?”

    范玉笙脑子转得快,几乎立刻洞彻了她的想法。

    “楼尚书的意思是,既然寄存点可以用凭证进行存取钱财,不如直接用类似的凭证代替铜板?”

    楼荃笑着拱拱手,“范相大才,下官佩服。”

    范玉笙:“……”

    有朝臣道:“那凭证不过是一张纸,哪里能用来交易?恕下官无法想象。”

    不少人都觉得不靠谱。

    用纸代替货币?太荒谬了吧!

    杨广怀开口:“我倒是觉得这样挺轻便的,若是一车铜板能用几张纸代替,应该会节省不少工夫,也会减少清点的失误。”

    “可是杨相,纸张易得,若是用纸张代替铜板,岂非人人都能发财?”

    杨广怀笑了笑,“那就得问楼尚书了。”

    众人便都看向楼荃。

    楼荃解释道:“朝廷可以用特殊的技法进行防伪,记得几年前梅花笺大热,不少造纸坊都试图制出梅花笺,但所造梅花笺,皆比不上庆州梅花笺。想必经过这些年,庆州造纸坊的造纸技艺更加高明。除此之外,发行纸币时,可以通过其它方式进行防伪。”

    朝臣也不尽是不知变通之人,若真能用纸币代替铜板进行交易,确实会大大方便百姓的生活。

    他们自己也是百姓中的一员嘛。

    楼喻道:“此事朝会之后再议。”

    朝会之后,相关官员齐聚勤政殿开会。

    楼喻开门见山道:“楼尚书的问题和魏尚书的问题,或许可以合并解决。”

    魏思不由目露崇拜,陛下又有好点子了!

    其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