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6节 (第3/3页)
几十文送出去? 那可赚的没有赔的多。 这两个问题,含钏都想过,从柜台下面拿出一只小小的竹筒,薄薄一只,竹筒外壁被打磨得亮亮的,又轻又小,看起来不算很名贵,有些野趣,杯底还有一个“贺”字,可整体看上去不是“时鲜”的档次。 含钏笑着道,“你们猜,这个竹筒杯子多少银子一个?” 用竹筒装水,这是常见的。 钟嬷嬷见含钏拿了支竹筒出来,却有些惊讶——小姑娘是在宫里长大的,如何知道乡间竹筒装水的故事? 钟嬷嬷接过竹筒杯子,左看看右看看,“顶多两文钱一只,这能用多久吧?竹筒装水是农家的东西,咱们还得将它打磨得锃亮、沸水煮透、又是刻字又是染釉色...” 含钏笑起来,“这是我在城东土窑定制打磨出来的,若定上一百只,就收我一百文钱,算下来这一只也只有一文钱罢了。咱们把这一文钱的成本放在卖价中,买得起咱牛乳茶的夫人奶奶们,会在乎?” 小双儿点点头。 自是不会在乎的。 一顿饭二三两银子都吃得起。 一杯牛乳茶多一文钱算什么? 含钏再笑,“若咱们还想要省钱,那就多销,告诉前来买牛乳茶的夫人奶奶,可拿十个竹筒杯子换上一杯牛乳茶,咱们就可以把之前送出去的竹筒杯子还能收回来重复使用。” “这个点子好。”钟嬷嬷轻轻点了点头,“也敦促食客尽早凑齐十杯便可送上一杯。” 含钏抿嘴笑道,“诚然是这个道理!” 说起第二个问题。 含钏又从柜台下拿出一支尖尖的锥子,将竹筒上面那层捅出一个指甲盖大小的小洞。 在看到含钏从柜台下拿出一支竹筒时,拉提已经很惊讶... 在看到自家掌柜又从柜台下拿了个锥子... 等等? 锥子? 拉提看着锥子锋利冰凉的尖头,有些不寒而栗。 行吧。 自家掌柜的柜台下,真是什么都有呢! 含钏想了想,又顺手从柜台下拿了一支绿色的长长芦杆。 拉提:.... 他什么都不想说了。 含钏顺手从旁边的桌上捞了茶盅来,把竹筒杯子倒满,盖子盖上,芦杆从盖子上的那个洞伸了进去,含钏将杯子递给小双儿,示意她喝喝看。 吸吮是人的本能。 从襁褓出身之时,不用学、不用教,便保有这个本能。 小双儿从芦杆中吸出水来,双眼顿时瞪得大大的,充满了惊奇感! 含钏歪着头笑了笑,“芦酒,以芦为筒,吸而饮之。今之咂酒也——这是风靡了整个盛唐的芦酒,盛唐的杯子又深又重,这种酒以青稞、大麦、高粱为原料,煮熟后拌上酒曲放入坛内,以草覆盖酿成。饮用时,先向坛中注入开水或清水,再用芦杆吸饮。如果有贵客来,芦酒可谓高规格接待必备,大家轮流吸饮,吸完再添水,直到味淡后,再食酒渣。咱们如今想要多少竹筒杯子,想要多少牛乳茶都有,国富民强,自不用轮流吸饮。” 但是芦管这个传统还是可以保存下去滴...毕竟很方便。 容器与吸吮的难题解决了。 现在就面临着打墙这个问题。 含钏双手抱胸,站在自家宅邸门口,望着檐角下的红墙绿瓦,身后站着帮忙砌水缸子的周泥匠。 这是周泥匠第二次同含钏打交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