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8节 (第2/3页)
。 一来一往,倒是谁也没提“成婚”那起子事儿,处得反倒比先前更亲近三分。 ... “...‘时鲜’送了一匣子大闸蟹到山茅书院,山茅书院又回了一篓子野山花做礼信,还是小乖,噢,就是‘时鲜’养的那头小秃驴,累得四肢趴地不愿意起来,贺掌柜被钟老嬷嬷斥了几句,这‘时鲜’与书院的频繁往来才止了头。” 小肃双手交叠在膝间,垂着头回禀。 徐慨听了,面无表情。 呵。 合着不做夫妻,做姐妹了? 这头送一盒糕点,那头还一本书,知道的说二人知音难觅,不知道还以为这两情意正浓呢。 徐慨抿了抿唇,看案头上,那一众下月就要到京叙职的高官名册,有点看不进去。 谁也不愿头天诉了衷肠,第二天就相隔百里千里呀。 可谁知道圣人今年这么急性,往年均是年前或深冬方召任期已满的地方官回京,今年偏偏提早了两个月,说动就动,整个吏部都忙得后脚跟不着地。 第一百八十五章 大闸蟹(中) 徐慨在天津卫忙得脚不沾地,含钏在东堂子胡同也没闲着。 有句话咋说来着? 感情不能一直快乐,但是金钱能。 一直赚钱,一直快乐。 含钏深悟此真谛,看了看“时鲜”每日满座的厅堂,再看了看店门口不似往常那般热闹了,摸着下巴琢磨了一会儿,转身回家重新搞了份食令菜谱。 “时鲜”推了一出“蟹宴”,十三种食蟹的方儿,有历朝历代传来下的古方儿,也有店家挖空心思想出来的新吃法,还有藏在蟹壳里的古钱... 据说只有三枚古钱,谁吃到古钱,就送谁限期一年的“时鲜”免费餐食。 一年以内,无论何时来吃饭,只要排得上队,进得了门,就能免费吃饭。 且那枚古钱也是好东西。 含钏在珍宝斋特请掌柜四处寻的春秋刀币,单单是这古钱,价值便可抵数顿饭钱。 颂秋吃蟹赏菊,本就是千古文雅之事,文人食客们一传十、十传百,纷纷趋之若鹜在“时鲜”店门口排起长龙。 有老食客用完这出“蟹宴”,白墙题词,“右手持杯,左持蟹螯,拍浮酒船中,足了一生!” 嗯... 自然是有些文人夸张手法在里面的... 可不得不说,北京城的人儿偏偏就吃这一套! 闻名蜂拥的人,越发多起来。 含钏实在接不了散客了,便约定只接待有木牌子的食客,且有木牌子的食客尚且要排队,照例是每日五桌共计二十人,若是您拿的排号为“二十一”,那便对不住了,您明儿个请早。 曹同知下了朝,看“时鲜”门口暂时无人排队,想了想脚跟着便往里走。 含钏正指挥崔二与拉提把养螃蟹的水缸抬到厅堂门口,食客一进门就能看见的地方——一个食肆无论怎样宣扬自己的食材新鲜上好,也没有食客亲眼目的即将入口的食材鲜活肥硕,更有说服力! 含钏余光瞥见门口有人影,没回头,高声招待,“...您过些时辰再来吧!还没准备妥帖呢!” 含钏话音刚落,曹同知便背着手进了厅堂,笑着朝含钏拱了拱手,“原是如此,是某唐突,您先忙着,某端个小杌凳等在一旁可好?” 是他。 含钏对他印象好极了,笑着福身回了个礼,又转头唤小双儿倒茶,“...上一份六安片茶汤来。”亲为曹同知收拾了一个桌子,“您既来了,便没有等着一旁的道理。您且稍等等,这几日火的‘蟹宴’,您是江淮人,许是好这一口?” 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