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41节 (第2/2页)
里的人,她又从来没听过这些事儿,谁会想到去定位子? 列阵点兵... 一听就很有看头啊。 哥哥和徐慨都在里面,她也想去... “英国公家定了吗?可还有位子?”含钏忙道,“你们若是定了,我立刻叫人定在你们隔壁;若是没定,正好一并走这一趟。” 齐欢一拍手,“英国公府常年在那儿包了间厢房的,我公公、三郎君、大伯和小叔,还有几个年纪不大的侄儿都很爱看热闹。” ... 张三郎爱看热闹的毛病,可真是家学渊博呀。 齐欢想了想,“如今去定,必是来不及了。你若不嫌弃,咱们两家人挤一挤也是一样的,咱们家人口虽然多,你们家却只有你与老夫人两位不是?那厢房可大了,三个内门呢!” 看来齐欢在张家过得不错。 新媳妇也能拿家里的主意了! 含钏笑得很开心。 ..... 说是班师回朝,这几日在街上都能窥见得一二——悬挂起了过年节时的彩灯,护城河里夜里飘着漂亮的长明灯、煦思门至皇城沿路的宅院都开始清理飞檐脚下和外墙面... 处处都透着喜庆的气氛。 北疆一行的收获,如今也渐渐浮上了水面。 深夜时分,徐慨说的轻描淡写的结果,却是可以计入史册的大功绩! 不战而屈人之兵! 一个兵、一滴血都没付出,反而逼迫北疆让出了边境线! 和亲县主还带回了三千精兵! 一时间,跟随二皇子端王、四皇子秦王的龚家、曹家和尚家,还有几位年轻的官宦,还有去年年初奉旨镇守边陲的那十名京官...全都成了热灶! 曹家更是热灶中的热灶! 尚家、龚家好歹人是老牌世家了,有此功勋不过是锦上添花。 曹家却在京城刚扎下根儿来,自然比这两家好相处些。 上门送礼的、搭关系结交的、拐弯抹角要与曹家搭上线的...简直数不胜数。 曹家的门房是个老头子,码头上混出来的溜子,天不怕地不怕,惹急了敢指着曹生管事骂娘的那种,不堪其扰,把两扇大门“砰”一声阖上,门口贴了个告示“家中女眷,谢不见客”。 倒是躲了清净。 含钏坐在马车上,听童嬷嬷说得有模有样的,不由得笑起来,一边笑一边抬起车帘往外看。 好家伙。 天还没亮呢。 道路两边,乌泱泱的全站着人。 第三百六十九章 火锅汤圆 从东堂子胡同一路过四喜胡同、铁狮子胡同...马车行驶得很慢,一路过来,拥挤的人潮和热闹的街巷,还有陆陆续续从各家宅邸驶出的马车让这不算长的路程变得拥挤又小心翼翼。 街上一片欢快。 有些小姑娘三三两两地挽在一起,一人手里拿着一支漂亮的芙蓉花;有些马车精心装饰过,清漆一看就是新上的,乌棚顶上簪着一簇一簇鲜亮的竹叶;路边的摊贩也是一副喜气洋洋的模样,有些摊子前还挂了硕大的牌子,上面写着“庆贺班师,降价两文”... 所有人和车,都往煦思门缓缓行进。 含钏下车时,天儿刚蒙蒙亮,刚下车便透过熙熙攘攘的人潮看到等在门口的张三郎。 “这边!这边!” 张三郎兴奋地踮起脚招手。 薛老夫人牵着含钏从人群中穿过,跟在张三郎上二楼。 “...您还没用早膳罢?叫了这月云楼顶好的八色汤圆,玫瑰馅的、火腿馅儿的、豆沙馅儿的、芝麻馅儿的...” 张三郎同薛老夫人规规矩矩地躬身行了礼后,便埋头带头,“...您仔细脚下!台阶有些陡。” 含钏一看张三郎抿得油光水滑的头发和白净得反光的脸蛋,便抿嘴笑起来——过了乡试倒是缓过神来了,好久没拾掇过头发了,今儿个也不知是糊了几层桂花油上去才梳得这般服帖。 薛老夫人乐呵呵地应着,“...这汤圆怎还有rou的?京城当真是奇奇怪怪的...” 张三郎朗声笑起来,“瞧您说得!一风一俗!您先尝尝看,若是不好吃,咱往后再也不吃这东西了!” 薛老夫人可喜欢张三郎了,笑眯了眼,连连点头,“好好好!尝尝,尝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