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02节 (第3/3页)
劝道。 “还不是时候。”喜弟笑着摇头,招弟那边过的不好也不坏,她总觉得余生没这么容易消停,等着再闹起来看能不能加把火,让招弟想明白不要再折腾她自己了。 “什么叫不是时候,你还要等到什么时候?”知府夫人激动都抬高了声音。 “婶子,你是不是知道了什么?”喜弟总看着知府夫人有些不对劲,虽说平日里也常劝她,可从未像几日这般激动。 “这,这京城那么远,我能知道什么呀。”知府夫人讪讪的摇了摇头,看喜弟一直盯着她瞧,叹了口气干脆转了过来,“婶子也不跟你兜圈子,今年天子恩科加考,你叔去京城了一趟,亲眼看见有媒婆入将军府。” 将军府就温言煜一个主子,有媒婆进去只能是给温言煜说媒。 按照规矩后院纳妾,有父母先跟父母提最后正室发话,现在父母不在感情人家把喜弟这个正室也无视了,直接去给温言煜提了。 “若是言煜答应,我得得信了。”喜弟倒是没放在心上。 左右先不说温言煜不是那样的人,就算是那自己也是他正儿八经过了文书,且戴过孝的妻,怎么也不能平白的休了自己。 再则说,喜弟现在有自己的底气,也不怕谁无视自己的存在。 “唉,你还是年轻,多留个心眼总也没错。”喜弟自个不着急,知府夫人再着急也是白搭。 不过知府夫人既然提了这事了,当天夜里喜弟便给温言煜写信,问问温晨晓过周岁的事,要是真不能离京,想着瞧瞧该怎么过。 只是没想到,等了半个月也只能等来了温言煜送的一套抓周的东西,至于信上也只简单的说,确实不能休沐。 以前都是洋洋洒洒好几页,这次只能写了六个字。 与此同时,宋嫣然的信也到了,虽未说有什么事,可也开始劝喜弟来京城了。 一想这定不简单。 喜弟看着这些东西紧紧的皱眉,难道温言煜外头真的有人了? 越想越觉得有这样的兆头,看看宋嫣然的反应,更重要的是余生这般消停,莫不是等着瞧自己与温言煜的笑话? 第二百二十一章 进京 不过,喜弟面上却没表现出来,却是故意没给温言煜回信。 天气越老越凉,眼瞅着跟便是中秋了,温家上下都喜气洋洋的准备上。 这会儿温晨晓能站起来走两步了,他是个爱笑的孩子,也已经学会叫娘了。 “咱们小公子什么时候能叫声爹啊,人家别的孩子都先学会叫爹再叫娘!”厨屋的婆子坐在门台上做咸菜等着过冬吃,看见温晨晓在院子里跌倒站起来再跌倒,不由笑着说了句。 都说当娘的跟孩子连着心,世人都以为孩子是该先叫娘的,可若仔细听着,大多孩子其实都是先学会叫的爹。 大约这便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婆子说的笑嘻嘻的倒没什么,可听的喜弟心里发酸,这孩子养的就跟没爹似得,温言煜在战场上也就罢了,偏偏在京城还不得见面。 喜弟本来已经坚定信念的心便开始犹豫了,温言煜真的能信的过吗? 这也瞅着便到了中秋日,喜弟强打着精神不显露出任何异常来,中午的时候宋嫣然的东西便到了,都是些京城里孩子们爱玩的东西,喜弟格外注意的却是她的信。 上头清楚的写道,自然比不得温言煜送的,说是这些日子经常在打首饰的地方碰到温言煜,想来都是送给喜弟的,还嘱咐喜弟莫要听什么风言风语的,看来温言煜对喜弟还是依旧用心。 这下却更能确定喜弟心里想的,确实有事。 而且已经有了风言风语的了。 更重要的是,温言煜根本就没送什么东西回来,也就是说首饰都不知道给了谁了。 到了晚上供月的时候,喜弟便开始觉得牙疼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