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8节 (第2/3页)
怕进惯了皇宫的人, 此刻都舍不得眨眼。 太后入内时,皇上亲自起身,将太后扶至上首坐下。 永隆帝一向以至孝自居, 在对待太后的礼仪上,确实叫人挑不出错。 这也是沈绛头一回参加如此大的宫宴。 先前虽在东宫参加小郡主的百日宴, 可那到底只是东宫宴会,而且也只是一个小郡主的百日宴, 如何能比得上皇太后的千秋宴。 沈绛的位置在后面, 周围坐着的是京城的贵女们,衣香鬓影, 珠光宝气, 看得人眼花。 今夜不仅有文武百官, 还有周边列国也派出使臣,前来给大晋皇朝太后恭贺千秋,西域诸国、西南边陲小国,甚至还有横跨海域而来的海岛小国。 除了正在与大晋交战的北戎,未曾派遣使臣之外,其他诸国,几乎都派人来送礼。 这些使臣一一上殿,进献本国的奇珍异宝。 也算是让殿内的人都大大长了见识。 毕竟鸡蛋大小的夜明珠,还有一丈高的火红珊瑚,碗口大的奇花散发着幽幽香气,凡是能被抬上殿的贡品,皆是当世罕见奇珍。 殿内歌舞升平,好一派盛世繁华之景。 沈绛轻轻抬起头,望向远处的谢珣,他是皇室宗亲,又是太后嫡孙,坐的位置便是最好的,紧靠在郢王之下。 两人似是心有灵犀般,沈绛刚抬眸望过去,他也看了过来。 两人对视,眼中尽是笑意。 谢珣伸手举起面前酒盏,轻抬起,送至嘴边抿了一口气,悠然冲她一笑,似乎在安抚她莫急。 现在是各国使臣向皇上和太后,进献宝物,待进献结束之后,皇上便该为他们指婚。 哪怕皇上不提,郢王妃早已有防备,与太后通过气。 太后到时候会率先提起话头,让皇帝避无可避。 待半个时辰后,各国使臣终于将珍宝进献完,接下来便是舞乐,只是底下的人还在准备,正好有个空档时间。 太后侧头,望向永隆帝:“皇帝,今日着实是太过热闹了些。” “母后可还喜欢?”永隆帝轻笑道。 太后说:“自然是喜欢至极,只是我有一事想与皇帝商议。” “母后有事只管吩咐便是,儿子只有听令的份儿,岂用得着商议二字。”永隆帝知道太后的性子,从不过问朝政,所以绝不会提出让他无法拒绝的事情,话说的也是格外大。 太后欢畅笑了起来:“倒也不是什么大事,便是程婴的婚事,你也知他如今已二十有二,早该到了娶妻生子的年纪,谁知竟一直被耽搁。好在我今个正好瞧着一个合适的人选……” 太后与皇帝坐在上首,说话声音虽不大,可是附近的席位上的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这是要给三公子指婚呢。 所有人都含笑望着,包括重伤刚愈的端王,似乎神色都看起来格外轻松。 就在太后打算将这个合适人选的名字,说出来的时候,只听外面一声砰的巨响,震天彻底,惊得殿内众人,纷纷回头,往外面看去。 永隆帝当即道:“立即派人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 今日当值的锦衣卫,立即转身出去查看。 谁知刚走出去,还没有几步,突然出现一行兵卫,锦衣卫见状,高声呵斥:“你们是什么人?” 可是他刚问完,对面居然话也不说,直接拔刀。 这两名锦衣卫拔刀反抗,可是他们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