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35节 (第2/2页)
况且阿鸢的仇,她要报。 这笔血债,她迟早要让他们还回来。 门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 沈绛侧耳听了几声,只觉得夹杂在其中的声音,有些耳熟。 她心中还是有些放心不下,最终强撑着起身,走到门口,打开房门。 就见不远处的院内,清明一脸气愤道:“你们凭什么赶我走,我要见三姑娘。” “先生说了,三姑娘正在静养,谁都不许打扰。况且你本就不是三姑娘身边的人,”拦着她的人义正言辞道。 沈绛定睛看了看,这人是姚寒山身边的侍从。 直到清明瞧见房门打开,望过来,惊喜喊道:“三姑娘。” “清明。”沈绛见到他,还以为是谢珣派他来,与自己说些什么。 清明直接推开面前挡着的人,冲了过来,沈绛看着他,低声问:“你怎么来了。” “三姑娘,我想跟你一起走。”清明一口气说道。 沈绛微怔的望着他。 她有些没懂他的意思,“你想跟我走?” “我不想留在京城了,我知道您离开,肯定是要给阿鸢报仇,所以我也想跟着您,”清明语气坚定。 这一路上他策马追上沈绛,哪怕被人阻拦,也不在乎。 沈绛凝望着眼前的少年,初见时他眼底盛满清澄光亮,如今他眼底有怨、有恨、有怒还有痛。 那座皇城埋葬了他们在意的人,他们却只能仓惶离开。 “日后我会一路漂泊,更不知前程在何方,”沈绛苍白的面容上露出惨淡笑意。 雨后的天空,依旧有着一层散不去的灰色阴霾,一如覆在他们每个人心头的阴影。 清明望着沈绛,眼底透着前所未有的坚定,他从未离开谢珣身侧半步,哪怕是晨晖,世子都会将他留在京城里,反而只会带着自己。 可是这次他毫不犹豫的离开,便是带着再也回不去的觉悟:“我自幼跟着殿下,什么苦都吃过,什么苦都能吃。只要能为阿鸢报仇,我都不在乎。” 沈绛心底的那些彷徨,仿佛也在这一瞬被彻底扫清。 连清明都尚且有这样的勇气,她亲眼看着阿鸢死在自己面前,为何不敢去争。 “对,我们要替阿鸢报仇。” 次日一早,姚寒山刚起身,准备让人再给沈绛煎一副药。 可他一出门,就发现自己的侍从正在搬着行礼,他们的东西其实并不算多,这么多人也就几个箱子,一辆马车便足以装下。 “先生。”他回头,就看见束着长发的沈绛,出现在身后。 她原本苍白如纸的脸颊,此刻似乎好看了不少,但是病容未曾完全褪去。 沈绛说:“西北大营的消息传来,路上虽快马加鞭八百里加急,但咱们的脚程还是不够快,所以我想从今日开始,轻装启程。” 姚寒山不免担忧:“你的身体还未彻底恢复,此时强行上路,你能吃得消吗?” “先生,不必忧心我,我自己的身体我最清楚,”沈绛声音虽低却坚定。 见她如此坚持,姚寒山也不再劝诫,毕竟他也想要尽早赶到西北大营。 越早到,就是越是能控制情况。 于是一行人,日夜兼程,不停赶路。 路上哪怕因为错过了驿站,只能在野外露宿,沈绛也没有一丝抱怨,她的身体依旧还未完全恢复,但是比起那日的情况已好了不少。 这一路越走越临近边关,周围景致都与先前看见的不一样。 沈绛曾在江南待过数月,江南哪怕是在冬天,依旧会保持几分绿意盎然,小桥流水的精巧,似乎镶嵌进了江南的骨髓之间。 美得精秀,美得细致。 而这一路往西北而行,哪怕如今是春日,周围也是rou眼可见,越来越多的黄色。 骑马一整天下来,头发上全都是细细的黄沙。 仰天关位于勾注山脊,地处要塞,山岭高峻,沟涧曲折,是以雄关依山傍险,乃是大晋阻挡外敌的第一道军事防御线。 因此仰天关又有‘三边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之名。 西北大营便在仰天关内,与临近的雍州城也只有不到二十里的距离。 沈绛他们越是靠近雍州城,就能感觉到那股紧张肃杀的气氛。 西北大营主帅沈作明战死的消息,早已经藏不住,边境百姓难免人心惶惶。 沈作明乃是一直挡在他们面前的那尊战神,谁都没想到战神也会有死的这一日,原本以为那些战事都被挡在仰天关之外,可是现在随时都有被兵临城下的危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