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2章 平民日子 (第2/3页)
比之前有之好转,特别是在庄上住了一个月后脉象更强劲有力。”江御医这次请了平安脉后大喜“太上皇,看来庄上适合您养老的。” “朕也觉得适合得紧。”怎么不适合呢,时常和周会新一起散步聊天,说些高兴的事;回头有空还亲自下地去摘点菜蔬,让厨房做些新鲜的来吃;他甚至还亲自丢过种子挖过土,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有趣。 人要保持着一颗新鲜的心就会有使不完的劲。 老皇帝感觉就像是现在的自己对各种事都好奇。 周会新要参加科考,他也跟站去报了名。 在街市上,看着漱玉楼决定请周会新去听戏。 常九得了消息立即将二人迎进了甲字号雅间,然后见礼。 “起吧,常九,你要是有空就为朕在漱玉楼唱一出戏。”老皇帝是第一次以平民身份看戏,心道也不知道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太上皇,您老要听什么戏?”剧目原本是播报出去了的,但是这位来了自然听得听他的。 “你门口不是说今天唱《天仙配》吗,那就《天仙配》吧,这些戏真是百听不厌的。 光是一个《女驸马》就看了三次,太上皇自打知道这些戏是周漫青写的后也就明白了为什么长祥很固执。 周会新却是惊讶了,他还真不知道女儿会写话本。 “呵呵,亲家啊,你看看,你还没有我了解青儿呢。”这一次太上皇感觉自己很了不起。 周会新尴尬的笑了笑。 女儿从来是报喜不报忧的人,她做的事有分寸,告诉了自己夫妻俩就听,没告诉就不问,这是多年来养成的好习性。 “不行,这些戏我们都听了的,回头让青儿再写两出好看的。”太上皇口胃越来越高了:“这孩子不压榨一下她就不会动,说一说立即就能写出来的。” “好,太上皇,下个月我们就要下场了,等考过了再让青儿写一出戏出来吧。”周会新心道您才对这事儿不放在心上,可是自己却是多年的夙愿未了,根本就不能比好不好。 说周漫青懒真是冤枉了她。 李长祥在庄上转了环庄大道后突发奇想问周漫青京城可不可以修这样的大道。 为什么不可以,一环二环三环绕城,条条大道修通方便又快捷。 设计环城大道,周漫青还想要将车马人分离。 马车和马专用道,两端人行道。 之所以有这种想法,是因为京城时常有车祸发生。 特别是有什么着急的地方战报上来,信使兵马经常撞到寻常百姓,惹得百姓怨声载道的。 也有京城纨绔子弟,大街上打马驰行,撞到百姓忍气吞声屁都不敢放一个的。 车马和行人分离,最方面的就是提高交通速度。 “有什么紧急情况军队也能快速调动转移。”这一设想立即得到了李长祥的支持:“好,就照你说的办法修。” 好才是好,也不想想这样会有多少拆迁户,还会涉及到地理位置的勘测问题。 那可不像现代有红外线,而是有皮尺一点一点的去测量,这工程量大着呢,没个三五个月肯定是完不成。 光勘测都要三五个月,李长祥突然觉得有点遥摇无期了。 是不是他们都想得太天真。 “不,事在人为。”周漫青觉得李长祥该发挥一点愚公移山的精神,更何况,他才登基为帝,做点这样利民利国的建树也会载入史册名垂青史的:“咱们先修环宫大道。” 所谓的环宫大道,就是宫外的道路拓宽问题。 绕着皇帝修一条大道,一是让皇宫附近没有了民居,让皇宫完全暴露在百姓的视眼之下。 二来呢,若是有什么紧急情况,环宫大道就能提供很好的战略防备地势。 “只不过,这项工程毫费巨资。”修桥补路是市政工程,现代还能收点过桥过路费回本,在这古代就没有那么流行。不过呢,周漫青确实有一种想让这些贵人出点血的打算。 坐得起马车的都是有钱人,每路过一次收一两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