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7章 风水问题 (第3/3页)
般:“我和你爹约好了,元宵节一起去看花灯的。” 老皇帝要去看花灯,真是为难乌公公一行人。 “无妨,太上皇开心就是最快乐的事。”乌公公笑着对周漫青道:“娘娘有所不知,太上皇和周家老太爷已经成了知已。” 老皇帝当了一辈子的孤家寡人,临到老了倒有了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公公都替他高兴。 离宫一走就半年多,还未到宫门前,就感觉到了不一样的地方。 “乌子,这道路怎么变宽了这么多?”又宽又平坦,最关键的是路边还有很多很多的店铺。“ “回太上皇,这条道路叫环宫大道。”乌公公的消息从来就没有落后过:“是漱玉楼和三家商人合伙修建的第一条道路,就像庄上的环庄大道一样的。以后还可能会修一环大道;二环大道。” 什么东西? “商人都是无利不起早的,他们什么时候想起了办实事?”商人都这么大公无私的话,承唐江山肯定就是太平盛世了。 “回太上皇,修路的银两由他们先期垫付,没有要朝廷出一两银子。”乌公公将收费模式说了出来,老皇帝简直目瞪口呆,这样也行?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是谁给了他们胆子让他们修路收费。 “太上皇,这是皇上想出来的主意,是他看了环庄大道后就决定也修一个环宫大道,只不过想着会动用空库里的银两,也会劳民伤财最后束手无策,最后是漱玉楼申请由他们来修,修成后收马车的费用以资弥补这份损失。” 这好像也说得过去。 “他们还修了不少的院子,安置了修路占的人群,还趁机卖了好些大宅院子。”当乌公公听人说起周漫青和常九见面说起的事时心里就相当的震惊,这修路也好,收费也罢,实际上都是皇后娘娘的主意。 而皇上却也支持,这是多么大的信任。 关于这一点,乌公公决定从来不提起。 无他,怕太上皇对皇后娘娘有偏见。 女子不得干政,实际上皇后娘娘已经开始站在皇上的身边指手划脚了。 上一次的军制改革,这一次的修路计划,谁知道下一次又是什么呢? 不过,乌公公也乐于见到这样的事发生,都是好事,好事自然是多多益善的。 太上皇知道了会以经验告诉皇帝,什么后宫不干政。 之所以后宫不得干政,是怕外戚强盛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可是,在周漫青这个皇后娘娘的这里,这样的担心完全就是多余的:因为皇后娘娘娘家只有一对周会新夫妻,连一个后人都没有。 这样的家族根本就不足为惧了,所以,太上皇的担心是多余的。 对周漫青,乌公公是有好感的。 在后宫里yin浸变老的人,他阅人无数,可是真正像周漫青这样保持着一颗赤诚之心的女人却是少之有少。 虽然朝堂上多次有大臣上折子,请皇上选秀纳妃,但是皇上都冷冷的避而不提。 皇上宠着皇后,这是宫中内外都知道的秘密,偏偏还有人不信邪自动补脑觉得那是皇后娘娘善妒的原因。 也不想想,皇后就算再善妒,皇上若真想要纳妃,又是一个周漫青能够阻止的。 唯一能解释得清楚的就是帝后二人感情深,他们在经营着自己的小家庭,他们不需要人来打扰的。 打着选秀的幌子不外乎就是想往皇上身边塞人。 这些个大臣,心思千百回啊。 皇上经历过年少的磨难,他的毅力相当坚定,任谁说也不行,他就是坚持不理。 周漫青是一个了不起的女人。 不仅让皇上六宫无粉黛,还能让太上皇也同意站在她这一边。 可见,她是用心的在做人,只有这样才能让太上皇和皇上看到她的真心。 有这样的聪明的皇后,是承唐的福气,乌公公不介意为她遮掩行事。 “行了行了”老皇帝却笑道:“看来你也是喝了蜂蜜的。” 乌公公一愣,是啊,太上皇从来不是简单的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