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秀色:捡个少主来种田_第172章 心愿得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2章 心愿得偿 (第2/3页)

儿对她笑道:“这会儿去散步了,知道你来了还不指定高兴成什么样子呢。”

    “娘,我来就是贺喜爹中举的,娘,也恭喜您了。”夫妻二人多年的夙愿得成,从秀才到举人,也就几个月时间的距离,可是他们等了足足一辈子。

    “同喜同喜。”冯氏笑道:“当年听说你是李家二太太的时候,你爹就念叨过说要是他有本事中个举人,也能给你撑撑腰。哪曾想,现在就算是中个状元也白废,青儿啊,你只能靠自己了。”

    “娘,谢谢您们。”不管怎么样,周会新和冯氏都是真心对待自己的,不是亲生胜亲生啊:“我会好好的,我就是自己的依靠,只要我不倒,别人休想让我倒。”

    “嗯,你一定要好好的。”冯氏点了点头,青儿是一个能干的,一定能做到。

    “老太爷回来了。”有下人回禀道。

    “爹,恭喜您心愿得偿。”周漫青迎了上去:“爹,您可有什么打算?”

    为官还是什么呢?

    “原本想要做做官过个官瘾,后来想想太上皇都乐意做一个老百姓,我又去得瑟个什么劲儿。”周会新笑道:“算了,机会留给年轻人,青儿,我想要回富大镇!”

    衣锦还乡祭祖是必须的。

    “爹,您的想法和父皇一样。”周漫青抿嘴将老皇帝提前泄文的事说了:“没料到,梁大人还真的看中了父皇的文章,力荐他当状元,若不是父皇有心谦让,咱们就要看到一个年迈的状元郎了。”

    “太上皇大才啊!”说完这话周会新自己都觉得用词不当:“太上皇这种为江山为学子考虑的胸怀真正是让人钦佩。”

    第四名已让他觉得很了不起了,没想到是状元,当过皇帝的人果然是同凡人不一样。

    说起回富大镇的时间安排,周漫青特意叮嘱。

    “爹,娘,你们回去可以,但是,也一定要来京城。”周漫青能理解他这种心情。

    周家世代农民,到他这一辈上为了读书搭上了一辈子的幸福,也搭上了孩子的性命。

    一生辛辛苦苦,总算得了圆满的结局。

    是了,周会新中了举,庄上还有一百亩地可以不交捐税了。

    富大镇那边就成了他们的根据地。

    周会新和冯氏打算的是不再回京城,他们觉得落叶归根。

    “爹娘,您们要来才行。”周漫青道:“虽然我来庄上的时间不多,但一年总有几次相见的机会,若您们回到富大镇不再来京城,您们和青儿之间的距离就有一辈子那么遥远了。”

    这话一点儿也不假。

    “爹,娘,我都替你们想好了,你们不赶时间,可以绕路而行,承唐大好河山,可以四下看看。”周漫青出的主意让他们去游玩:“边走边歇着,慢慢到京城和我们团圆。”

    一年时间走不完就两年,两年走不完就三年,反正,他们不缺钱,更不缺时间。

    “趁着您们还走得动,都可以四处走走看看。”周漫青笑着对周会新道:“爹,您还可以边看边著书。”

    周会新眼前一亮,是啊,他可以写游记,写风土人情的。

    “青儿这主意好。”周会新欣然接受。

    前半辈子代人写书信,书信走向四方;后半辈子写游记,人走八方著书立说,这才是本事一桩。

    老皇帝原本是想在庄上渡几个月假的,结果听了周会新的安排傻了眼。

    人家要回乡祭祖,又将他一个人丢在庄上成孤家寡人。

    之所以要来庄上,很大程度上都是有周会新这个人陪伴。

    他夫妻二人都走了,他在庄上还怎么玩。

    “要不,朕和你们一起去你们家乡看看?”心血来潮,老皇帝想要看看当年儿子流落的地方。

    “父皇!”周漫青下了一跳,这事儿忘记嘱托周会新先不要说。

    老还小老还小,老皇帝和周会新都老了,就像两个小儿一样,还没有玩耍够你就让分开,那肯定是不干,要不你跟着我走,要么我跟着你走。

    此时的老皇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