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玉在侧_第12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2节 (第3/4页)

绝不会再犯,加上张氏兄弟力挺李贤,她是属意要立李贤为太子的。可这话不能由她说出来,因为如今最名正言顺的接班人应该是李旦才对。

    武则天在决定太子的人选之前,又再次召见了吉顼。吉顼这些年来,都是武则天的心腹。身为酷吏集团的头号人物,他虽然手段残酷,可也没有周兴和来俊臣那样招人恨,对底下的人也有约束,加之每次关键时刻,都是他出来站在武则天的角度说话,替她分析利弊。

    武则天国事上十分信赖狄仁杰宋璟等人,可那些正统君子,在储君的事情上,维护的是正统,可不是她的利益。因此这时候,吉顼的意见对她也极为重要。

    “圣人若要立太子,皇嗣绝不是最佳人选。”

    吉顼与武则天一同在皇城的花园中赏花,当武则天问他立太子之事时,他直言说道。

    武则天“唔”了一声,示意他继续说。

    吉顼:“如今朝廷大臣心中所希望的,不过是圣人能立儿子为太子,无论是皇嗣还是雍王,都是可以的。皇嗣和雍王相比较而言,似乎皇嗣的身份地位更合乎礼法。”

    毕竟,李旦虽然无功,但也无过,并且为人温文有礼,十分符合当下谦谦君子的形象。李贤昔日私藏甲胄的事情是被平反了,恢复了封号。可私藏甲胄此事,本就是与国家律法背道而驰的。

    吉顼略顿,又跟武则天说道:“圣人可曾想过,皇嗣早两年的时候曾经被人诬告谋反,若不是圣人及时赶到,或许已经酿成悲剧。这事情虽然没有确凿的证据指向是何人指使,但这几年来,圣人的侄儿们与皇嗣等人却是形同水火。”

    其实吉顼的话已经说的很明白了,诬告李旦谋反的事情,很明显是武氏兄弟所为,李旦再怎么宅心仁厚,也不可能不对武家人怀恨在心。

    谁有那样大的胸怀,能不去跟一个要谋害自己性命的人计较呢?

    即使如今不计较,不过也是因为武则天还活着,一旦武则天百年之后,李旦登基,武家的人没有了武则天做后台,武家人还能有活路吗?

    可李贤却大不一样,他不是大臣心中最顺理成章的人选,不过是因为如今李旦是皇嗣,可他们也是愿意拥护李贤的。而且按照立长的传统,立李贤为太子也完全可行。

    吉顼沉吟了下,又跟武则天说道:“圣人,雍王这些年来生活在巴州,这十多年来也不曾与朝廷中人来往,与圣人的娘家人更是无从结怨。对圣人而言,立雍王为太子更为合适。”

    吉顼的话,说得充满了私心。可对此刻的武则天而言,她需要的就是这种私心,是让她能感觉到这些人是真正站在她的角度,为她的个人利益着想,而不是天天就跟她说什么家国天下。

    总之,不论是吉顼还是张氏兄弟,武则天都认为这些人是真真切切地站在她的角度想问题,原本就动了想立李贤为太子的武则天就这么决定了。

    可是真要立李贤为太子,也不能是那样粗暴直接说立就立。

    于是,武则天在一次也有不少大臣在场的非正式场合里,状似不经意地说了句想立皇嗣为太子。

    皇嗣李旦原本端在手里的酒杯“哐当”一声掉了下来,众人以为李旦那是高兴的。谁知李旦诚惶诚恐地站了起来,然后跟母亲说:“儿不敢当,长幼有序,儿是母亲几个孩儿当中最年幼的,何德何能可以担此重任,母亲万万不得动此心思。”

    开始的时候,大臣以为皇嗣只是推托之词。古往今来,多少人为了这个帝位挣得头破血流,现在要传位给他,他还不要?那简直是太稀罕了,大臣们觉得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即便大臣们认为皇嗣李旦是假意推辞,可皇嗣谦让的美名也传遍朝野。然而,当武则天三番四次表示要立李旦为太子,李旦都推辞,最后竟然绝食抗议,说长幼有序,母亲应当立雍王李贤为太子。

    最后武则天没辙,顺水推舟,终于立了李贤为太子。

    李旦见二兄已经顺顺当当地成为了太子,并且搬进了东宫,才敢擦了擦那捏在手心里的汗。

    武则天立了太子,皇嗣降为相王,结束了他十余载被幽禁在后宫的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