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八章:李敬亭  (第2/2页)
为李敬亭对治理河道的特殊才能。    毫无疑问,在流川国王上心中,李敬亭是个正直的好官。    其它官员不说好坏,敢说李敬亭,就得承受得住王上的猜忌和查探。    只要不是死仇,没有人会嫌日子太好过去捅李敬亭刀子。    吾同虽不知道这些门道,几天的相处间却也知道李敬亭的脾性。    用她的话来说,李敬亭就是一个既刚正廉洁又胆大无畏的人。    她敬佩李敬亭,却也担心他会“刚过易折”。    说白一点,李敬亭就是流川国王上的一把锄头,他硬气,他惹人恼,这在流川国王上眼中都不是事。    他要的只是李敬亭的能力,也就是好锄头能锄好地的能力。    可若是有一天,李敬亭的能力出现问题了呢?    暂且不说是不是李敬亭能力真不行,还是被人坑了。    只要李敬亭出现了能力方面的问题,所有因他性格得罪的人都会上来踩他一脚,夸大他错处将他贬入尘埃……    此时听到李敬亭的话,吾同心口微紧,她明白李敬亭话中的意思。    他不能松懈,也不敢松懈。    修建堤坝动用的费用巨大,但凡有哪一点出了差子,他都承担不起。    原来,他明白自己的境地。    吾同苦笑了一下,脑中闪过李敬亭的下场,苦笑立敛,眸色幽深了起来。    “李大人,您可知道许康城内的境况?”    听到吾同说许康,李敬亭转头看向她。    “许康城干旱严重,听闻城中之人许多迁移到了别处,你为何突然问起许康?”    这些天吾同时不时的会举些治理河道的例子和方法,李敬亭也会和她探讨一番。    是以,吾同问许康时,李敬亭并没有觉得意外。    吾同看着他,面色略微严肃:“许康近半年滴雨未下,河床干裂,良田荒废,举城之人或投亲或乞讨迁至别处,灾情之严,更有饿尸横山野,场面触目惊心!”    “怎会惨烈至此?地方官员难不成没禀明圣上?户部还未曾拨款赈灾?”    李敬亭很久前便知道许康的情况,所以听到护都堤防欲裂时,怕护都粮食被毁,百姓如许康那般无粮无食,他才会和一众朝臣死磕要了银子修护都堤坝。    他想着许康出现了灾情,朝堂必定不会不管,只要朝堂肯先赈灾,他守住的护都粮食其后也可续上保许康百姓几月。    可如今,吾同告诉他许康举城搬离,更甚者饿死尸横遍野?朝堂竟是没管吗?    吾同听到他的话,也有些惊讶他竟然对朝堂间的事毫不知情,思绪一转,便有了想法。    “李大人,我有一友是许康郡守处办事的人,他曾和我说,许康郡守是上书了奏折递上了朝堂,可他似乎是怕担责,只将灾情轻描淡写略过,连殿前初审,他的折子都没过。”    吾同面露苦笑看着李敬亭。    “怕担责?轻描淡写上书灾情?这郡守,简直该死!”    李敬亭还不知道有这种内幕。    殿前初审都没过的折子,王上怎会重视!    李敬亭还在气愤,吾同又开口了。    她的这一次开口,直接将李敬亭吓到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