嬿婉及良时_第13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0节 (第3/3页)

承安那边去,笑起来时牙齿雪白,明朗极了:“楚王兄,好不好?”

    承安本是想同他分开,坐在锦书两侧,哪知屁股还没坐热,承熙就被赶走,一颗脑袋凑到自己和锦书之间来,硬生生将自己挤得离她更远,面色不觉闪过一丝窘迫。

    默默地磨了磨牙,他往边上挪了挪:“怎么会不好?”

    “还是挤,”承熙瞧了瞧他给自己挪开的距离,叫道:“楚王兄再往那儿挪一点儿嘛。”

    于是承安咬着牙,往距离她更远的位置挪了挪。

    锦书冷眼旁观,瞧着那兄弟俩往外挪,也不说话,直到承熙觉得差不多了,方才道:“传膳吧。”

    她是皇后,午膳照例有三十六道菜肴,素日里用不完,便被削减成了十八道,即使如此,他们三个人用,也是绰绰有余。

    自一侧宫人手中接了筷子,她方才转向承熙,道:“之前不是叫哥哥吗?这会儿怎么改口了。”

    “有两个哥哥,分不出哪个是哪个,”承熙指的,显然是楚王承安与魏王承瑜,毕竟赵王与燕王被圈禁时,他年纪还小,脑海中印象接近于无:“还是这样叫好一点。”

    “哦,”锦书颔首,随即又问承安:“前朝没有差事吗?怎么有功夫,陪着他胡闹。”

    “南越诸事正在交接,倒是清闲,”承安目光落在她纤长眼睫上,随即低头:“太子殿下想学箭术,我又无事,便教上一二。”

    锦书点点头,没有再多说。

    至于那越女之事,乃至于郑氏所问之事,他们彼此,更是一句未提。

    “阮氏女相貌颇佳,风姿不俗,长袖善舞,京中勋贵子弟,多有为其折腰之人,”命妇觐见时,柳彤云同锦书道:“据说,还有人曾上门提亲,只是都被婉拒,所以长安中人都说她心慕楚王殿下,非他不嫁呢。”

    郑氏此前也托锦书问过承安心意,只是得到确切否定之后,也就死心,一面吩咐人澄清谣言,一面宽慰阮玉澄,他日再择良婿。

    楚王府与归德大将军府都明示态度,自然无人敢嚼舌,这事儿也算是终结。

    “提亲?”锦书听她这样讲,倒起了几分兴致:“哪几家有意?是娶,还是纳?”

    娶则为妻,纳则为妾,一字之差,却是泾渭分明。

    “一时之间,倒也记不得了,皆是官宦人家,门第不算太高,却也不低,”柳彤云蹙眉,略经思索,道:“不过皆是娶,无纳。”

    “这是自然,”她身边葛明莹随之笑道:“谁都知道她曾与楚王殿下传过几分谣言,即便是假的,也涉及皇家,倘若娶回去做妾,岂不是打了楚王殿下的脸?”

    阮玉澄身份使然,必是做不得楚王正妃的,连侧妃都未必能成,顶破天也只是妾室,虽然这只是流言,全是虚构,可若叫高门纳了做妾,又像什么样子?

    皇子纳她做妾,你们家也纳她做妾,难道是想跟楚王平起平坐?

    便是此前承安不得圣上重视,却也是皇家血脉,不容轻侮,更不必说他这会儿正挟南越大胜,风头正劲。

    话虽如此,可阮玉澄毕竟也是越女,娘家使不上力,想要嫁入高门,却也为难。

    到最后,也只能是高不成低不就,在中间择人了。

    对于锦书而言,这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小插曲,听了一听,也就算了。

    圣上这日回的倒早,天还没黑,人就进了内殿,承熙原本正坐在案前习字,听见父皇过来,耐着性子写完最后一页,便扔下笔扑过去。

    “父皇,父皇,”他摇着圣上手臂,道:“我们往南山行宫去住几天吧?”

    南山行宫距长安近百里,本是先代君主为避暑游猎而建,只是圣上政务繁忙,登基之后,只去过寥寥几次。

    “去那儿干什么?”圣上眉头一动,随即了然,摸摸儿子小脸,道:“嫌长安热,想去避暑?”

    “不是,那儿宽敞,还有山林,”承熙仰着头看他,眼睛发光:“我想去那儿习马练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