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2节 (第3/3页)
长告诉他的。因为何小曼的照片如约挂在当初约定的那面墙上,成为科技学校第一个考入国纺大的学生。 但何小曼读的是什么专业?她辞职了吗?她开学了吗? 反正汤彦铭这家伙是还没开学。 真是思念何小曼啊,恨不能立刻飞回去,看看她是不是还在珍珠弄,看看她是不是还穿着白色围兜穿梭在织布机中间,又或者她已经成为一名大学生,去了s市,坐在国纺大的课堂上,专心聆听着老师们的讲课。 她的人生,真是有无限可能啊! 丁砚压下心头的摇曳与思念,将桌上的日历轻轻地翻过一页。还有一年,他就可以回去了。 这边大学很积极地挽留他,给了他丰厚的奖学金。可他想回去。他在这边如海绵一样饥渴地读书,不完全是为了自己,更是想学到更多国际尖端的东西,可以让他报效祖国。 丁砚不缺钱,但丁砚也不觉得自己需要很多钱。他从小的梦想就是当个学者,授业解惑、教书育人。当然,如果每天还能与何小曼说上几句话,不,哪怕不说话,就如去年那样坐在自行车后默默地抱着他,也是丁砚心目中格外完美的生活。 书页合上了。何小曼的笑颜悄然被隐入艰涩的论文,一抹色彩却留在丁砚心中,让他的异国求学之路变得不那么孤独和难熬。 不过是太阳的几起几落,转眼就到了十八号,由纺工局主办的s市第一届行业时装发布会在九洲花园酒店闪亮登场。 虽然此时的s市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还没有后世那么大,但s市到底是老牌的沿海大都市,这场破天荒的时装表演还是吸引了各路人马前来观看。 s市周边被j省包围,和j省的那些主要城市群个个称兄道弟,此等盛事,当然也要广发英雄贴。c州也来了考察团。 崇光棉织厂的副厂长石新源得了何小曼的讯息,直接就冲到了纺工局,连打电话的过程都省略了。作为现在市里生产能力仅次于三家国营大企业的纺织厂,崇光棉织厂过来要这个考察名额倒也说得过去。 考察团由c州纺工局长瞿逸兴带队前往s市,国棉一厂的副厂长周晓芬也赫然在列。 九洲花园酒店的休息室里,考察团的人都围坐着,等待到了时间就入场。 “崇光棉织厂还真是出人才,咱们周厂长也是崇光厂出来的。”瞿逸兴第一次参加这种活动,兴致很高,完全没留神周晓芬并不太愿意别人提到她的过去。 石新源却很愿意提。以前他和周晓芬关系还可以,现在却隐隐觉得周晓芬有些变了。 虽然去了国营大企业,但好歹也是因为崇光厂给了她巨大的舞台和尽情表演的机会。试问,如果没有一个心胸和思维如邱勤业那般的领导,周晓芬如何出得了头? 所以现在的周晓芬在石新源看来,很是有些忘本。 见瞿局长提到这一茬,石新源还想再刺激刺激周晓芬:“今天现场,还不止我们两位呢,还有崇光厂的人。” 瞿逸兴一愣:“还有谁?”说着,转头望了望另外两家企业的主管副厂长,“不对吧,你们俩都没在崇光棉织厂呆过吧?” 二人赶紧摇头。他们看出了些许苗头,才不知道让自己陷入他们的明枪暗箭中。 “那是谁?”瞿逸兴有些好奇。 石新源却卖起关子来:“等会儿瞿局长就知道了。这可是我们单位的秘密武器,轻易不拿出来使的。” “哦?哈哈!”瞿逸兴笑起来,“崇光厂到底有多少秘密武器啊,怎么点子就那么多。你们邱勤业脑子真是灵光,眼见着纺织行业可不比前两年那么风光了,偏偏你们崇光厂还在不断扩张。怎么你们邱厂长又跟政府要地了?” 石新源打了个哈哈:“毕竟我们生产的品种和别人不一样嘛。这几年大约是运气好吧……” 第118章 秘密武器 这个年代, 土地还并不是最稀缺的资源。 农村宅基地审批几乎没有任何阻碍,城市工业用地也不是那么紧张。如果不打算在市区扩张, 而去市郊征地,成功率还挺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