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绒华_第188章 尾声(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88章 尾声(二) (第1/2页)

    徐淮秀人生的步伐,前半部分追寻着吴勉的脚步。他刻苦勤勉、严谨自律,1八岁便成了举人,22岁中了进士,之后也留在翰林院成了庶吉士。再之后,便有了不同。徐淮秀走的是汉人为官的典型道路,散馆后任翰林院检讨,三年后补授翰林院侍讲,慢慢的,一步步,用了十多年时间,成为了礼部右侍郎,后迁至工部,又迁至吏部。他办事踏实周详、为官清廉刚正,虽官至从二品后,不再升迁,始终未能再进一步,但一生平安顺遂。徐淮秀从未忘却汪家的栽培之恩。对他而言,汪家所在亦是故乡。

    小花长大后,果然成了扬州城里的名绣娘。当然人人知道的是她的大名,徐淮画。这个名字是她在十二岁那年自己给自己取的,那时她所出的绣品,在扬州城内已经无人能出其右。成名之后的徐淮画从未停下学习的脚步,除了常常参详扬州画派外,徐淮画还接触观看了许多西洋画作,从中参悟到光与影的关系。等她二十岁时,自创了“仿真绣”,可以立体的绣出人物、景物等,几可乱真。她的画作成为藏家争相订购和收藏的珍品。她并未随哥哥去了京城,一直生活在扬州,与一位出生于书香门第的男子成了亲,婚后夫妻俩一个以笔代针,一个以针代笔,画绣相辅,相得益彰。祥泰为她专门设立了刺绣教习所,终其一生为祥泰培养了许多出色的绣娘。

    巧娘和吕平一生以桑园为家,二人育有三男二女,巧娘姆妈活到了六十多岁,在一群子孙的簇拥中心满意足的合上了眼睛。桑园的生丝产量逐年增长,除了供应祥泰,还和花边一起,出口到了国外。巧娘一直想回报辑里村,她最想做的是想让辑里村人摆脱皇商的控制,得到他们应有的报酬。当元盛帝下江南南巡扬州时,巧娘甚至想设法告御状,可汪岐兰阻止了她。“巧娘,有些事,总是不公平,你若如此做,无异于以卵击石,我们当下无力改变,只能尽力而为。”皇商背后是内务府,利益的铁板绝不是他们能撼动的。巧娘亦知道她眼中的公平,或许在上面的人看来,微不足道。怏怏之余,巧娘尽其所能的帮助乡里,出资给村里修整了路桥祠堂等,将村里的孤寡带回了桑园,让她们好好的在桑园工作和生活。

    至于扬州知府宋舫,由于与两江总督尹溪俨和盐运使卢义昌相得,扬州又是好地方,一直不舍得挪窝,硬是留任了三届,最终熬不过坤宁的安排,让人取而代之,回到了京城当了三品的光禄寺卿,三年后又升为江苏巡抚回到了南京,最终在任上至告老返乡。这全了戚氏的心愿,因为离女儿不远,一年内总可见上令人牵挂的女儿和外孙们几次,可谓小圆满。

    要说永璐此生最骄傲的事是,是他与宋怀玉一共生育了四男三女,各个顺遂的长大成人,再各自生儿育女,真正成了瓜瓞绵延之家。永璐充分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