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4节 (第2/3页)
, 也别客气了,我跟你说哪些是府里的老人,哪些是从你父亲和我跟前出去的人。我知道你是个有分寸又会持家的,以后侯府总是要归你管的,其余的人你自己看着办吧。” 贺云昭点点头,竖着耳朵听孟氏对她道侯府里的复杂关系。 侯府的关系比忠信伯府更加复杂,不过世代更替,虽然关系盘根错节,要紧的也就那么几个人了。 头一个是大总管薛立,他是侯府两代老人,自他祖父开始,就一直在侯府当差,薛家三代从小厮走上大总管的位置十分不易,他为人忠厚老实,是个可靠之人。 第二个是银库房总领黄谦,他年纪也不小了,原是老侯爷的部下,在打仗的时候伤了腿脚,不良于行,再不能为官,便在侯府里当了个管家,干了有二十多年,是个严肃又负责的人。 第三个就是内院的喜mama,她性格泼辣,原是从孟氏身边出去的丫鬟,嫁人那年正逢曹宗渭出生,还奶过曹宗渭,在侯府很是得脸。孟氏觉着她行事有些手段,这些年一直很看重她,内院日常事务有一小半都由她负责,然后禀与陆秀梨。 另一个管事的mama是薛立家的,名字里带个瑞字,下人都叫她瑞mama。 孟氏还提醒道:“除了喜儿和瑞儿,内院还有陆氏身边的几个mama帮着管事,这几个你就不用往心里去了,你自己院里培养两个得用的人,她那边也只能干瞪眼,碍不着你什么事。” 这个贺云昭明白,陆秀梨身边的人,都是随时能换掉的人。 孟氏继续道:“你院里的付mama是侯爷的奶娘,她才四十多岁,还年轻,是个可用之人。我也就是说说,你若是身边有信得过的mama,随你提拔谁去。” 管家这事上,孟氏还是很想得开,百年之后侯府还不是归儿媳管,她没必要胡乱插手惹贺云昭不快,指不定连累她孙儿。 贺云昭点着头,一一细心记下,又听孟氏说了几件历来府里发生的大事和一些规矩,直到婆母乏了,她才告退。 从西北角这边回了议事厅里,下人们都等着了,见夫人来了越发规矩,个个垂手而立,管事和mama们都冲她行了礼。 贺云昭坐在议事厅里的罗汉床上,不苟言笑的说了几句场面话,便让每个人都来同她述职,好认认脸。 其中孟氏提到的那些人,贺云昭对他们都很客气,言语之间有几分敬意。其余时候,她便是公事公办的模样,仔细记着个人的性格和当值的内容,便都打发了。 侯府里的人都很规矩,孟氏提到的那些人也都很本分,不是拿大的人,贺云昭对他们就不像在忠信伯府的时候那样,她说话都是轻声细语的,一来省力,二来也不会显得咄咄逼人。 忙完这些事,一大上午都过去了,议事厅里的人都散了之后,贺云昭提前让丫鬟回栖凤堂传饭,她回到院子的时候,厨房的丫鬟婆子已经把装饭菜的食屉抬来了。 贺云昭甫一进院子,夏秋就迎了过来,行了礼道:“夫人,少爷们都来了。” 一面走,贺云昭一面笑着问道:“传的几个人的饭?” 夏秋道:“奴婢见少爷们来了,特地差人去厨房打过招呼,传的三个人的饭。” “做的很好,你先带两个丫鬟进来伺候着,文兰她们跟着我累了一上午,先让她们去吃饭,回倒座房休息,午时过了再换你。” 夏秋自知自己今日活计轻省,主子又是个体贴的,带笑应道:“哎,奴婢去唤春芽和绿意过来。” 春芽绿意是院子里的二等丫鬟,以前伺候过曹宗渭,后来他搬去前院,丫鬟们都散去了别处。栖凤堂修建好了之后,曹宗渭自己挑了这两个丫鬟过来。 贺云昭对曹宗渭拨过来的丫鬟印象都很好,点头道了声“好”,便往正屋走去。 还未进门,哥俩远远地见着贺云昭来了,便出来请安,迎贺云昭进门。 贺云昭一边揽着一个孩子,与他们一齐进屋,母子三人一齐在罗汉床上坐下,丫鬟们在下边布菜摆碗。 贺云昭道:“你们爹以后上衙门中午都不回吃饭,你俩以后常来这边,若是有什么想吃的,提前使人来知会一声,或是叫厨房做了一道送来都行,我荤素不忌,也不知道合不合你们的胃口。” 曹正允想起贺云昭亲手做的吃食,现在想着还要流哈喇子呢,手舞足蹈答说:“合的!娘吃什么,我们就吃什么。” 贺云昭笑问曹正麾道:“麾哥儿有没有什么特别喜欢的,我记下来,以后让厨房常做。” 曹正麾腼腆笑了笑,道:“娘你已经很迁就我和弟弟了,平常就让厨房做您爱吃的,我和弟弟要是有嘴馋的时候,再去招呼厨房就是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